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拉動未來中國經濟需要“五駕馬車”

http://www.CRNTT.com   2013-07-24 08:57:49  


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走向“升級版”,就是從“三駕馬車”的結構升級為“五駕馬車”的新結構、新形態。
  中評社北京7月24日訊/中國經濟要想保持持續發展的動力,轉向內生經濟性的發展模式,非得將過去三十多年拉動經濟的投資、外貿、消費“三駕馬車”增為“五駕馬車”不可。新增加的兩駕“馬車”:一是私有經濟;一是高科技新型經濟。

  上海證券報發表財經作家湯闖新文章表示,“三駕馬車”式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外貿經濟占主要比例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這是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被證明是必需的、有效的、比較成功的經濟發展模式。但在2010年前後,外貿經濟對中國國民經濟生產總值所占的比例已超過60%,最高達到了65%。隨著中國經濟體和全球經濟發展形勢的變化,長期靠政府投資和強力推動外貿經濟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顯然已不可持續。因為中國雖是人口大國,但在新世紀以前,中國在全球經濟體之中相對還是較小的經濟體。即使到2000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比1979年增加了二十多倍,在全球經濟中所占的比例還很小。但到了今天,中國經濟就像一個小孩子已經長大,成為一個經濟巨人。經初步核算,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為51.93萬億元,已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此體量的中國經濟,要保持國民生產總值7%以上的年均增速,在全球經濟增速3%以下的大背景下,再想繼續主要依賴外貿出口顯然是不行的,全球經濟一定也無法承受。去年以來出現的大量與經濟之間的貿易摩擦,以及傾銷與反傾銷之間的爭端,就是這種矛盾的突出表現。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走向“升級版”,就是從“三駕馬車”的結構升級為“五駕馬車”的新結構、新形態。

  文章分析,先來說“第四駕馬車”。就是在國家基本建設投資之外,包括各種大中型民營企業、集體企業、個體企業等各種形式在內的民間投資與私營中小型企業組成的私有經濟力量。

  雖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各種所有制形式的私有經濟早已遍地開花。但同時又不能不承認,雖然過去三十多年的私有經濟在中國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在真正能夠擔當起全面拉動整個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主要作用中,其力量仍然非常有限。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