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餘永定:改革方案是通往穩定繁榮的第一步

http://www.CRNTT.com   2013-12-18 08:26:18  


  中評社北京12月18日訊/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未來十年的政策日程剛剛揭開。事實上,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開啟了三十年的快速經濟增長時期。十四屆和十六屆三中全會(分別於1993年和2003年召開)也相當突出。在這兩次會議上,中共領導人推出了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全面計劃。

  中國證券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餘永定餘文章表示,最近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所公布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60條改革舉措覆蓋了六大領域:經濟、政治制度、環境、文化、社會和黨的能力建設。這與焦點全部集中在經濟改革的前幾次三中全會大不相同。

  文章稱,對於經濟改革目標,十八屆三中全會算不上十足的創新。事實上,《決定》中所包括的大部分目標,如國有企業改革、民營企業發展、減少政府幹預、保護產權和建立現代市場制度等,都可以在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的改革決定中找到。

  即使是重新定義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決定,也不像許多觀察者所說的那樣算得上突破。畢竟,2003年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便已定義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基於此,最新的《決定》的最大影響,在於打消了任何關於是否會遵循1978年開始實施的市場改革的疑慮。

  文章分析,根據傳統,此次三中全會《決定》沒有討論關於增長和發展的問題,而人們希望政府盡快給出這方面問題的詳細方案。儘管如此,《決定》的一些具體經濟改革措施直指急需的方向。

  如,國有企業將被要求把30%的利潤上繳國家,而不是像在過去二十年中那樣留存大部分甚至所有利潤;農民將獲得更多的產權,允許轉移和抵押土地使用權,儘管不難理解,政府對於農地私有化仍十分謹慎;將實施房地產稅,以抑制高企的房價和降低空置率——這一措施會引起爭議,但可能必須實施;獨生子女政策將放鬆,允許一方為獨生子女的夫妻生育二孩——這一改變是否足以扭轉不利的人口趨勢仍是個爭論激烈的話題;政府將“加快戶籍制度改革”,以促進城鎮化。但重點似乎轉移到了鼓勵城鎮和農村地區的協調發展上。儘管農民工將被鼓勵在中小城市定居,但向大城市的轉移仍將被高度控制——甚至管理更加嚴格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