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政府與市場關係是統帥改革的關鍵

http://www.CRNTT.com   2013-12-15 10:12:07  


  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訊/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政府與市場的關係被放在經濟體制改革具體內容之前,成為統帥改革全局的關鍵。《決定》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抓住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就抓住了“牛鼻子”

  上海證券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文章表示,首先,從人類發展的歷史來看,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有些國家發展成功了,而有些國家長期徘徊在落後狀態之中,若追根溯源,就不難發現,那些發展成功的國家一定是因為較好地理順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而那些沒有發展起來的國家則一定是沒有將政府與市場的關係處理好,這可以說是一個規律性現象。

  歷史上,社會主義陣營更強調政府的作用,資本主義陣營更強調市場的作用。但這兩大陣營都出現過政府與市場關係沒有處理好的問題,因此20世紀70年代後兩大陣營都開始進行改革,資本主義陣營以撒切爾、里根的市場化改革為代表,社會主義陣營以中國的市場化改革為代表。在2008年國際經濟危機後出現了強調政府作用的短暫思想回潮,強調政府作用的“中國模式”一度成為研究熱點,但隨著通脹壓力的加大,人們又逐漸認識到,過度強調政府作用其“後遺症”很大。

  其次,從經濟學發展史來看,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也是經濟學者始終關注的焦點。有的學者強調政府的作用,有的學者強調市場的作用,在經濟學史上一直交錯前行。比如,重商主義強調政府的作用,亞當•斯密強調市場的作用,凱恩斯強調在市場發揮基礎性作用的前提下突出政府的作用,弗里德曼和科斯等強調市場的作用。

  再次,從中國的現實來看,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也是解決中國一系列現實問題的利器。目前,中國經濟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高房價、地方債務、產能過剩、金融風險等,政府方面的問題集中體現在腐敗較嚴重、政府公信力下降等;文化方面的問題表現在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等;社會方面的問題表現在貧富差距較大、社會不滿情緒增加等;生態方面的問題表現在資源消耗多、環境污染嚴重等。

  這五大類問題尤其是經濟方面的問題若追根溯源,都與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沒有處理好有很大關係,很多都是由於政府的“越位”、“缺位”、“錯位”造成的。因此,抓住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就抓住了解決中國當前一系列問題的“牛鼻子”。

  如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總的來說,一方面要更多更強地發揮市場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