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從北溪2號看美俄的歐洲能源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22-12-31 00:06:27  


 
  歐洲的能源供給與需求結構狀態決定了歐洲成為俄美能源爭奪的重要市場。目前歐洲能源結構是石油產品占37%,天然氣占24%,可再生能源占17%,核能占13%,固體化石燃料占12%,但歐洲自產能源比例較低,占42%,進口能源占了58%(2020年),歐洲對能源進口依賴嚴重①。相應的,俄羅斯油氣資源十分豐富,擁有全球約21%的天然氣儲量與約5%的石油儲量,而歐洲這兩項能源儲量分別衹占1.7%與0.7%。這種能源供需結構是俄德推動“北溪2號”這一跨境天然氣項目的關鍵所在。2022年俄烏軍事衝突前,俄羅斯是歐洲最大的能源進口國,其中化石燃料占54%,天然氣占43%。2021年,歐盟進口俄羅斯天然氣達到1550億立方米,占歐盟天然氣總進口量的45%,可見歐盟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度甚高②。

  橫跨俄歐的“北溪1號”建設時,美國並沒有明顯的抵制舉措,但“北溪2號”啟動後美國開始強烈反對。這與2009年《哥本哈根協議》簽署有直接關係。

  200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哥本哈根協議》,各國達成減排共識,傳統的煤炭與石油能源受到一定影響,清潔能源天然氣需求上升,這自然影響全球能源供需結構的變化與不同國家的利益,也開始成為國際能源博弈的新焦點。以前不曾受美國關注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受到美國的格外注意,並開始了遏制之路。

  《哥本哈根協議》的達成與各國能源戰略的調整,特別是歐盟接連出台一系列新的能源戰略與政策,加劇了美俄的歐洲能源戰略博弈。2010年10月,歐盟公布《能源2020戰略》,提出未來10年歐盟的五大優先發展事項:有利利用能源,實現節能歐洲;確保能源自由流通,建立泛歐綜合能源市場;為歐洲人民創造最高水平的能源安全和保障;擴大歐洲在能源技術和創新方面的領導地位;加強歐盟能源市場的外部維度。隨後歐盟又於2011年公布《2050年能源路線圖》,重點是探索歐洲能源系統減碳途徑,提出許多可行性措施,如發展再生能源、中短期內用天然氣替代煤炭,重視核能等。2014年5月,歐盟委員會發布了新能源安全戰略,強調加強歐洲的能源韌性,減少對能源進口的依賴。2015年2月,歐盟在能源安全戰略基礎上又發布了能源聯盟戰略,提出幾個發展方向:加強歐洲國家間合作,能源來源多樣化;建設一個完全一體化的內部能源市場;減少對能源進口的依賴;降低排放,並推動就業增長;保持歐洲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導地位;支持低碳和清潔能源技術發展。可以說,近年來歐盟非常重視能源來源與能源安全問題,其中2015年至2022年就發布了六份能源聯盟現狀報告。

  由於減碳目標與壓力,屬清潔能源且儲量巨大的天然氣成為最受關注的能源選項,俄羅斯是全球天然氣儲量最大的國家,美國則是全球能源影響最大而且成為天然氣新的重要供應者,自然天然氣成為美俄在歐洲能源博弈的焦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