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從北溪2號看美俄的歐洲能源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22-12-31 00:06:27  


 
  歷史的巧合在於,2009年美國頁岩氣的開發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同時天然氣產量首次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美國也逐步從能源消費大國轉變為能源消費大國與能源出口大國,由此,美國開始遏制俄德主導的俄歐“北溪2號”項目。

  與過去控制石油產地做法不同,美國要擴大出口天然氣,就要開拓新的消費市場,與俄羅斯爭奪天然氣消費市場不可避免,天然氣消費大市場歐洲就成為美俄爭奪的焦點。

  天然氣通過管道運輸快捷與便宜,是最優選擇。俄歐“北溪”天然氣管道項目就成為牽動世界能源格局的重要能源運輸管道。1995年,俄羅斯與德國提出推動“北溪1號”設想,不僅是亞歐大陸內部一項天然氣管道項目,也是牽動全球能源格局的重要一環。“北溪1號”於2011年正式投入使用,在正常情況下向德國和歐洲國家每年提供約550億立方米天然氣。

  這一管道的成功,俄歐獲益巨大,便於2012年開始籌劃跨境長度達1224公里、運輸規模更大、效益更好的“北溪2號”。依規劃,“北溪2號”將對歐洲帶來巨大能源與經濟效果:歐洲進口天然氣的價格將下跌13%,每年為歐洲消費者節省約800億美元,創造近6萬個工作機會。其中,歐洲經濟大國德國是“北溪2號”歐洲方面的主導者,也是最大收益者,新管道將會對德國輸氣量增加1倍。同時,俄羅斯將成為歐洲天然氣的主要供應者,歐洲對俄羅斯能源依賴增強,也就預示了俄羅斯對歐洲經濟影響的強化。這當然不是想長期控制歐洲的美國所樂見與接受的。

  此時“北溪2號”就成為美國的眼中釘,堅決封殺。於是這一項目啟動後,美國先是以“北溪2號”管道損害烏克蘭利益為由,呼籲歐盟停止這一項目,隨後又開始鼓吹歐洲“能源安全”存在風險,警告歐盟能源進口要多元化,否則這一項目會讓歐洲能源的安全被俄羅斯所掌控。由此揭開了美俄歐洲能源新一輪戰略博弈。

  二、美國抵制“北溪2號”背後的歐洲能源戰略布局

  美國一直在政治、安全、經濟、能源等領域全面控制歐洲,同時限制俄羅斯接近歐洲,阻撓俄融入歐洲,在能源方面採取兩大舉措。一方面直接阻撓俄歐天然氣管道建設;另一方面加強美國長期控制的中東歐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弱化俄歐能源合作。因此,有學者稱“北溪2號”曲折發展過程的背後始終是一場美國參與的“暗戰”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