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從北溪2號看美俄的歐洲能源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22-12-31 00:06:27  


 
  客觀地講,能源的發展基本上為區域經濟發展指明了走向,而這種決定關係則導致了世界能源體系與國際政治的相互聯繫與相互作用。美國早就從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中吸取了教訓,並逐步摸索形成了獨立的能源政策,其想要達到的目標就在於確定美國能源穩定供應的可靠水平和消除能源渠道安全的信賴問題。冷戰後,作為占據著“一超”獨大地位的美國所制定的能源政策更加體現出其圍繞美國霸權的主要矛頭,因而美國的能源政策以及相對應的能源外交做法和風格既充分顯示了“霸道”的廣泛性,又包括了參與地區事務的具體性。基於此,美國針對“北溪2號”項目所做出的一系列能源政策反應都離不開鮮明的政治考量,其意圖顯然是弱化俄歐能源及政治關係,為美國的能源外交爭取足夠空間。俄烏衝突則給美國提供了對俄羅斯能源制裁與阻撓“北溪2號”建設的絕好借口。

  第五,通過“戰略引誘”製造俄烏軍事衝突,並藉機聯合歐洲對俄發起能源制裁,阻止“北溪2號”建設通氣。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的原因複雜眾多,但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是美國的“戰略引誘”。2022年9月15日,瑞典報紙NyaDagbladet公布了美國智庫蘭德公司於2022年1月25日提交給美國政府的研究報告,證實烏克蘭戰爭是美國蓄意策劃的,目的是製造歐洲能源危機,摧毀歐洲經濟和歐元,挽救美國衰落,同時通過戰爭消耗俄羅斯⑦。俄烏軍事衝突的發展過程也充分證明這這一點,美國阻止並中斷了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談判,不斷結合歐盟對俄羅斯實施一輪接一輪的能源、金融、貿易、投資等全面制裁,同時持續對烏克蘭提供龐大軍事援助與支持,結果是導致歐洲能源供應發生危機,物價上漲。美對歐洲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大增,並以高價向歐洲出售,歐洲能源嚴重短缺,價格暴漲,經濟陷入困境,更嚴重是俄歐關係徹底惡化,歐洲能源“去俄羅斯化”或俄歐能源脫鈎成為新態勢,基本上達到了美國的戰略目標,在美俄能源地緣戰略博弈中勝出。

  三、俄烏軍事衝突改變了美俄歐能源博弈格局

  美國於2022年初發出俄羅斯將軍事進攻烏克蘭的消息,並通報歐洲盟友,預示著俄烏與俄歐關係將發生巨變。2月22日,德國宣布暫停“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的認證程序。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俄烏軍事衝突爆發,美國與歐洲等對俄發起包括能源在內的全面經濟制裁行動。受俄烏軍事衝突持續蔓延、升級與美歐持續軍援經援烏克蘭與制裁俄羅斯的影響,歐洲地緣政治格局與歐洲能源供需格局甚至全球能源格局發生重要變化:美國成為最大贏家,歐洲成為最大輸家,俄羅斯則有得有失。

  美國不僅強化了對歐洲與北約的控制,而且成為新的歐洲能源尤其是液化天然氣的主要供應者,取代了俄羅斯在歐洲的能源戰略地位。據路透社援引金融市場數據提供商“路孚特”資料,2022年1-6月,美國向歐洲出口了39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占了美國出口總量的68%,而且已超過2021年對歐洲液化天然氣出口總量,同時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量已經躍居世界首位⑧。依歐洲統計,2022年1-9月,歐洲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達3669噸,已接近2021年全年的2倍。目前歐洲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的比例已從2021年28%上升到45%。可以說,美國不僅大發戰爭財,而且又大發能源財,對歐洲出口液化天然氣價格較俄烏軍事衝突前高出數倍之多。美國國務卿公開表示“北溪2號”管道被人為破壞洩漏對美國是重要機遇。同時,歐洲國家投資被迫轉向能源供給充足與更具價格優勢的美國,成為美國“再工業化”的助力,將進一步增強美國經濟實力與對歐洲的控制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