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物價上漲的影響因素趨勢與對策

http://www.CRNTT.com   2011-08-21 08:27:25  


 
  (三)提高存貸款利率對未來經濟增長和物價漲幅的影響

  提高存貸款利率主要通過降低交易性貨幣供給增速和投資增速抑制物價上漲幅度。假定今年二季度人民幣存貸款利率一次性提高10%,則2011年經濟增速為9.7%,2012年將下降到9.3%。2011年和2012年CPI漲幅分別為4.4%和3.6%,PPI漲幅分別為5.1%和6.3%。綜合看,大幅度提高存貸款利率會有效降低食品價格和CPI漲幅,但對抑制工業品出廠價格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漲幅作用較小,且會對投資和長期經濟增長產生較大負面沖擊。

  (四)人民幣匯率小幅度漸進升值、存貸款利率小幅度提升對未來經濟增長和物價漲幅的影響

  假定今年二季度人民幣存貸款利率一次性提高5%的同時,二季度到2012年四季度期間人民幣名義匯率每季度升值1%, 則2011年和2012年中國經濟增速分別為9.5%和9.3%,CPI漲幅分別為4.1%和3.9%,PPI漲幅分別為2.6%和2.7%。總體看,採取人民幣小幅度漸進升值和小幅度提息並用措施,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負面沖擊較小,能夠全面有效降低CPI和PPI漲幅,是抑制物價過快上漲、保持經濟較快平穩增長的有效措施。

  六、抑制物價過快上漲的政策建議

  文章稱,計量分析結果表明,進口價格上漲、交易性貨幣供給增速提高、城鄉居民工資上漲是推動本輪物價上漲的主要因素,但一些難以量化的因素,如土地價格上漲、投機性炒作等,也對物價上漲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從發展趨勢看,隨著交易性貨幣供給增速提高,貨幣因素對物價上漲的推動作用正在提升;進口價格漲幅回落和城鄉居民工資性收入實際增速下降,輸入型價格上漲壓力和國內成本推動作用趨於下降。但勞動生產率提升幅度下降導致國內消化吸收物價上漲的能力逐步減弱,短期內政策性因素對物價上漲的抑製作用也正在弱化。抑制未來物價過快上漲,需要處理好抑制物價過快上漲與穩定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需採取多方面措施綜合治理。

  (一)適度控制現金和短期貸款等交易性貨幣供給增速。作為交易性貨幣供給,短期貸款增速的不斷提高是居民消費價格漲幅不斷提高的重要推動因素。抑制物價上漲幅度,首先需要控制交易性貨幣供給增速。但降低短期貸款增速會加重企業資金短缺局面,需要協調處理抑制物價上漲與滿足企業經營資金需求的矛盾。

  (二)適度加大人民幣升值幅度,調控進口價格及上遊產品價格上漲對國內物價上漲的推動作用。進口價格漲幅提高是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和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而影響進口價格的主要因素是國際市場需求和美元貶值等國外因素,國內能夠調控的手段是提高人民幣升值幅度,降低按人民幣計價的進口價格。但人民幣匯率升值也會對出口及經濟增長產生抑製作用,需要協調處理好抑制國內通貨膨脹與穩定出口及經濟增長的關係。

  (三)適度控制工資上漲幅度。從未來發展趨勢看,隨著勞動力供求格局逐步向總量供給不足轉變,城鄉居民工資性收入上漲將是中國物價上漲的持久推動因素,適度控制工資上漲幅度是抑制物價漲幅的重要手段,但需要處理好抑制通貨膨脹與改善居民生活的關係。

  (四)加大政策性調控措施對物價上漲的抑製作用。食品消費在城鄉居民消費中占比很高,食品價格上漲也是歷次物價上漲的重要結構性因素,平抑食品價格漲幅是穩定物價漲幅的關鍵。食品、特別是農副產品生產周期較長,需求與供給的價格彈性很低,避免農副產品價格的大幅度波動,應從加強農副產品生產與供給管理著手,同時需要疏通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