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的“新加坡夢”

http://www.CRNTT.com   2009-02-10 06:37:23  


2007年11月18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分別代表中國和新加坡政府簽署中新建設生態城框架協議。
  中評社北京2月10日訊/《南風窗》雜誌2009年004期載文《中國的“新加坡夢”》,文章說,自改革開放以來,新加坡就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30年來,新加坡是唯一的中國領導人點名學習的國家。在中國歷史上,似乎還沒有過心悅誠服向一個國家學習了30年、至今還方興未艾的先例。

  為什麼是新加坡?

  30年來,中國的“新加坡熱”經歷了三個階段,而這三個階段,恰恰契合了中國改革開放的不同階段。

  在鄧小平1978年11月訪問新加坡歸來之後,新加坡這個經常被當時的中國媒體謾駡為“美帝國主義走狗”的國家,轉而被譽為公共住屋、花園城市及旅遊業的典範。“鄧小平1978年11月份訪問新加坡,12月份提出改革開放,後來李光耀說一定是鄧小平看到像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等,那些過去被中國視為南蠻的地方現在比中國發展得還要好,鄧小平認識到中國體制出現問題,所以必須改革。”深圳大學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呂元禮教授告訴記者。

  1990年代初,鄧小平南巡時稱讚新加坡“經濟秩序好,他們管得嚴,我們要借鑒他們的做法,而且比他們管得更好。”由此,從1992年開始全國掀起了學習新加坡的熱潮。也就是從這時開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開始為中國培訓官員,逐漸有了“海外黨校”的稱謂。從1997年開始,中國市長協會組織一些市長赴新加坡參加“中國市長高級研修班”。1 998年,南洋理工大學專門開設以中文授課、招收中國學員為主的管理經濟學碩士學位班。從2001年起,中組部和教育部先後開始向新加坡選送學員。由於學員大多數是市長或與市長同級別的廳局級領導幹部,因此當地人開始把這個班稱作“中國市長班”。

  第三次就是在2007年,胡錦濤在十七大上提出繼續解放思想,在這個背景下,廣東省新任書記汪洋提出“叫板新加坡”。2007年8月起,深圳市政府兩次派大規模考察團去新加坡學習,與汪洋的要求一脈相承。雲南的昆明也發起了大規模的“問計新加坡,謀計新昆明”等活動,當地報紙大篇幅報導新加坡的經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