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集中精力 解決民生經濟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0-07-02 10:59:19  


發展纔是硬道理,香港社會應迅速擺脫紛爭。
  中評社香港7月2日訊/全國政協常委楊孫西今天在《文匯報》發表文章“集中精力解決民生經濟問題”,強調“政改已告一段落,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應集中精力,關注經濟民生,一心一意謀發展。藉此,祈望社會各界真正摒棄爭拗,率先解決香港民生經濟的主要問題,共同維護香港社會的長期穩定發展。”文章內容如下:  

  香港立法會於6月23日至25日,經過長達26小時的激辯,有關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兩個產生辦法,終於在立法會獲大比數通過。這是香港政制發展邁出的歷史性一步。可以說,政改一役是“三贏”:中央贏、香港特區政府贏和港人贏。回顧多年以來,香港社會有關政改的爭拗不斷,造成社會內耗。如今,在中央的有效協調下,各界人士得到共識,香港的政制終於向前踏出了一步,朝有助於香港政制發展循序漸進,最終達至“普選”的目標邁進。現在,政改已告一段落,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應集中精力,關注經濟民生,一心一意謀發展。藉此,祈望社會各界真正摒棄爭拗,率先解決香港民生經濟的主要問題,共同維護香港社會的長期穩定發展。

  應該看到,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襲擊下,為適應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保證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中國政府正全力改變原有的經濟增長模式,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空前重視消費引擎的帶動作用,通過節能減排提升經濟質量和競爭力。過往,中國經濟增長,對出口和投資的依賴較大,但國際金融危機損及歐美經濟元氣,外圍消費市場持續疲弱,必然長期嚴重影響中國出口。故而,擴消費、拓內需成當務之急,冀藉此撐起內地經濟持續增長。

                       加速經濟轉型迫在眉睫

  在中國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逐步調整的大背景下,休戚相關的香港亦理當作出相應的調整。因為香港是一個以服務業為主的細小城市經濟體,本地市場規模有限,故適應內地政策,把握內地機會,自是應有之義。經過國際金融危機的考驗,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都汲取了教訓,更加清楚地認識到,金融業固然是香港經濟的最重要支柱,但加速轉型,令經濟結構更趨多元化亦迫在眉睫。在此艱難的轉型之際,特區政府確須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推出針對性的扶助措施,為產業升級提供更大誘因,加快轉型速度,協助企業渡過難關。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