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劉檸:中日將來開戰的概率極小

http://www.CRNTT.com   2014-04-02 10:55:23  


  中評社北京4月2日訊/3月16日下午兩點北京今日美術館,知名學者許紀霖、研究中日問題的學者劉檸、知名作家野夫、毛喻原、萬聖書店創始人劉蘇裡先生做客騰訊思享會,以對談和專題演講結合的形式,圍繞著中日“和解如何可能?”展開了思想碰撞。實錄如下:

劉檸:日本難以接受中國崛起從“政冷經熱”到“政冷經冷”

  劉蘇裡:我們直奔主題“和解如何可能?”,我不知道在今天這樣的“氣候”下談中日和解,是否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從一兩年前,新的一輪中日矛盾越積越深,到今天甚至讓人感覺原來“中日政冷經熱”的局面也在發生變化。你如何看?

  劉檸:“政冷經熱”實際上是特定的名詞,主要指2002年-2003年前後開始的小泉純一郎政權下的中日兩國政治關係,由於小泉連年參拜靖國神社等一系列事件導致中日雙方政治關係交惡。小泉下台之後,安倍晉三上台,並延續對靖國神社的參拜。這種情況下,中日雙方在後四年左右的時間徹底相互冷淡,雙方媒體也相互“擲板磚”,但奇怪的是,雖然兩國政治交惡,雙方首腦互相“不帶玩”,但經濟關係沒有受到大的影響。雙方照樣做生意。人們把這樣的特定時間的現象叫“政冷經熱”。

  但現在中日關係有很大的不同,現在是“政冷經冷”,我雖不是經濟方面的專家,但是一些數字表明中日經濟貿易往來確實是很蕭條。一般從戰略出發,中國重要的國家項目是不太會交給日企來做,這種說法對不對需另當別論,但是的確能夠表現出中日關係一定的嚴峻程度。

中日關係好也好不到哪去,壞也壞不到哪去 

  劉蘇裡:關乎國運,或者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項目不給日本,這不是今天的特殊現象,就日常的經濟交往來看,你覺得最近兩年和以前重大區別是什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