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中國評論月刊:建構兩岸整合共同體史觀

http://www.CRNTT.com   2011-09-28 00:09:21  


 
  當然,我們呼籲國民黨將國家認同清晰化,不是要求它整天把統一掛嘴邊上,不是要求它宣示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不是要求它在條件未具備時立即與大陸展開政治談判,而是希望它言行一致,切實真心維護好存在於島內的一個中國框架。

  以“九二共識”為例。根據歷史文件及背景考證,“九二共識”的原本含義就是兩岸都堅持兩岸一中但對一中內涵有分歧。本來很確鑿的歷史事實,竟在多年惡劣政治氛圍作用下變成各說各話的議題,被汙名化的“九二共識”甚至帶給部分人較強負面觀感。國民黨的不作為是關鍵因素。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時期,國民黨應當更具擔當意識,理直氣壯地維護九二共識的“一中”內涵,把希望而不是失落,帶給那些對兩岸政治整合、對國民黨政治使命抱有美好期待的人們。一味躲避,打著“模糊”的名義躲避、淡化、曲解九二共識中的“一中”內涵,致其“空洞化”,一定會付出沉重歷史代價。

  再以對辛亥革命的態度為例。

  辛亥革命是兩岸人民的共同記憶,也是兩岸同胞共同為之奮鬥過的歷史。原本就是兩岸人民建構共同體史觀、形成“兩岸一家人”意識的重要素材,在辛亥百年更值得挖掘開發。

  可惜,自2009年10月國民黨當局高調成立“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慶祝活動籌備委員會”,至今快兩年了,從兩岸政治定位論述的角度觀察,我們尚未看到它有創意、有力度、有生命力的政治作為。“慶祝活動籌委會”秘書處副秘書長對紀念活動指導思想的描述,或許能說明個中緣由:“以在地多元的觀點,凸顯台灣精神與其特色,進而建立中華民國發展史上的主體論述,目標就是希望以‘中華民國在地化’的‘轉型史觀’,表現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中心理念。”(注11)

  人們不禁要問:何謂“主體論述”?何謂“中華民國在地化”?何謂“中華民國在台灣”?以“獨台”色彩如此濃厚的觀念作為指導思想,模糊化處理辛亥革命對兩岸的連接作用,繞開“中華民國”系統中推動兩岸關係健康發展的積極因素,不談兩岸政治定位,不觸及敏感問題,表面上不傷和氣、感覺上很“安全”,但實際上“得不償失”,因為它不完整、不涉及現實癥結,註定發揮不了應有作用。筆者毫不誇張地說:辛亥革命百年,是強化台灣與大陸之連接、強化兩岸一中主權論述的大好機會,很可能得不到充分利用。實在遺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