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用工荒背後的中國人口結構矛盾

http://www.CRNTT.com   2012-04-26 08:30:32  


 
  問:從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看,中國人口結構出現老齡化和少子化並存的問題。這種人口結構將對中國經濟帶來什麼影響?

  易富賢:有人認為總撫養比低就是人口紅利。我比較各國的情況,發現總撫養比並不是越低越好。總撫養比太高意味著“不堪重負”的人多,總撫養比太低意味著“游手好閑”、“無所事事”的人多,都不利於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總撫養比在50%~60%最有利於經濟發展和提供就業機會。

  六普顯示2010年中國總撫養比只有34%,比當年日本或韓國撫養比的最低點還要低,必然導致今後老年撫養比(人口還債)的大幅反彈。中國未來的人口負債比日本和韓國要嚴重得多。

  2010年世界平均兒童撫養比為41%,除中國以外的發展中國家平均為51%,連發達國家平均也還有24%,中國只有16.6%。

  中國近期經濟問題的核心是總撫養比太低(兒童撫養比太低),內需不足,不僅僅是人均消費能力不足,更主要是消費者數量不足;中國遠期經濟問題的核心是總撫養比太高(老年撫養比太高),勞動力不足和老年化。

  化解這一問題的唯一途徑就是發展嬰童經濟,通過提升現在的兒童撫養比,而降低今後的老年撫養比,盡量讓人口結構恢復到柱狀結構。

  中國經濟要持續發展,只能依賴內需,既需要提高人均消費能力,更需要增加消費者數量。如果中國能在今後十多年將兒童撫養比提高到30%左右,將總撫養比提高到50%左右,那麼中國的人口結構、經濟結構(包括就業結構)和社會結構將大為改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