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穩增長的三種操作思路

http://www.CRNTT.com   2012-08-14 08:14:30  


  中評社北京8月14日訊/在中央座談會定調下半年把穩增長放在更重要位置以後,如何穩增長成了焦點話題。上海證券報發表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曉蕾文章稱,在此,對部分觀點作些探討,以期對穩增長政策有更正確的認識,對可能出台的政策有更合理的判斷:

  觀點之一,認為應對危機更需要熊彼特而非凱恩斯。熊彼特認為創新是企業家通過新組合而產生新利潤的活動,所以,在經濟下滑、企業利潤下降的危機形勢下,熊彼特的鼓勵企業家創新精神,使生產更活躍並帶來新的利潤增長的理論是恢復經濟增長的應對危機之道。而凱恩斯主義主張政府干預,沒能調動經濟中最有生命力的企業活動,不是應對危機的有效方式。

  這個觀點的偏頗之處在於,熊彼特鼓勵的企業家精神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基礎,應該貫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過程。但在危機時期,經濟周期處於低谷,企業處在非正常的調整階段,沒有擴大投資和生產的意願。此時怎麼能讓企業依靠自身的創新來恢復經濟增長活力?

  而凱恩斯主義認為,在一個封閉的經濟體中,私人部門投資和居民消費是經濟增長兩大驅動力。但在危機時期,利率降到零,出現了私人部門沒有投資意願的“流動性陷阱”,失業率攀升、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直接影響消費,兩駕馬車都喪失了動力。危機是市場失靈的結果,私人部門不可能自我調節,經濟結構也不可能自發調整,政府必須在應對危機中發揮作用,加大投資力度,創造就業,提振消費,提升私人部門投資意願。當然,政府如何提升私人部門的投資意願,有很多值得細究的東西。

  熊彼特理論倡導的企業家精神,是正常狀態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靈魂,顯然不是解救危機的理論,而凱恩斯的理論應是更合適的危機解救之道。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調動有效投資需求的行為中,注重熊彼特強調的企業活力的恢復和支持至關重要。所以,在中國經濟當前爭取穩增長的過程中,如何調動民間資金的投資意願,恢復企業的活力,盡力讓企業家精神發揮作用,確是政策關鍵的著力點。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