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風暴正在形成:2020年中美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0-07-26 08:28:06  


 
  但是在過去幾年裡,中國領導層也被迫擁抱了發展中國家幾十年的過度增長帶來的天生的不穩定性和常常有毒害的副作用。快速工業化對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使得大量國民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沿海城市和內陸欠發達地區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由此造成全國各地大規模群體抗議事件的快速增長態勢。為了創建更"和諧"的經濟擴張,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在資本主義發展的管理方面發揮了更直接的作用,在如何和在哪裡創造就業,銀行貸款給誰或者給多少,哪些公司主導在戰略上具有重要的經濟領域等問題上允許政府官僚更大的控制權。換句話說,某些大型經濟體注定要破產,但因為擔心真正自由的市場可能失去控制,領導層投資了新東西:帶有中國特色的國家資本主義。 

  北京繼續依靠在若幹經濟領域的眾多國有公司來獲得未來經濟增長所需要的長期資源保障,培養中國的技術骨幹,創造未來幾十年的就業機會。中國的財政部已經報道說國有公司在2009年創造銷售額3.3萬億美元,占這個國家的GDP的70%。 

  政府選擇一些私有公司來支配關鍵的工業。它們使用從國家的巨額外匯儲備中產生出來的主權財富基金指導資本的巨額流動。總之,中國的政治領袖使用市場創造財富以最大化國家對未來發展階段的控制和自己政治生存的機會。這是國家用市場獲得政治利益的資本主義形式。這個模式到現在為止證明是非常成功的。 

  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衰退使得這個模式發出新的光澤,轉變了中美關係的權力平衡。國際市場的災難對中國的打擊是間接的,但仍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中國的銀行雖然不像西方金融機構那樣遭遇傳染,但美國、歐洲、和日本的購買力的喪失大大減少了市場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使得千百萬中國人暫時失去工作。北京迅速採取行動止血,用巨額經濟刺激項目,通過政府控制的銀行給國有公司提供幾千億美元的資金進行大規模的能創造就業機會的基礎設施建設。此後出現的強勁經濟復甦進一步說服領導層國家資本主義治愈了缺乏管理的自由市場留下的傷口。 

  坦率地說,中國領袖不再相信美國力量對中國的繁榮或中共的長期政治生存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金融危機強調了中國在依靠向發達國家出口商品發展經濟所接受的風險。這增加了領導層為中國產品創造國內需求的緊迫性。中國官員已經在最近幾個月呼籲建立新的儲備貨幣取代美元。這當然不能一蹴而就,但隨著中國減少對西方市場條件的依賴性,購買美元的需求就會逐漸減弱,大量的外匯儲備將流向購買商品的領域。這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需要非常認真地操作以確保在越來越廣泛的社會動蕩達到關鍵階段的時刻,不至於使得這個轉型的創造性破壞迫使許多人失掉工作。

  而且,既然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已經在參與競爭所需要的管理、市場、技術專長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它們越來越多地把外國公司和投資者看作本地市場份額的商業競爭者。隨著中國對外國投資的需求的減弱,外國公司的影響力也隨之下降,在很多情況下,中國公司已經在使用自己在政治機構中的新杠杠贏得優勢和保護,迫使外國競爭者處於劣勢。2009年,可口可樂本來希望利用自己作為前一年北京奧運會主要贊助商的地位贏得官方對其競標中國果汁生產商匯源的24億美元收購案的積極態度,但是在談判過程中,匯源所有者朱新禮甚至在他引誘競標時煽動民眾對這個計劃的憤怒,表示只要國家允許,他願意出售。中國政府認定這個併購案違反了反壟斷法,可口可樂空手而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