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台灣學者吳東野:兩岸政治對話路徑再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3-07-17 00:23:17  


 
  兩岸學者過去耗費相當多的時間與心力研究兩岸政治對話的路徑,可惜至今未聞北京提出任何具體的倡議,台灣學者多半沒有官方津貼,研究成果在當權者眼中經常不屑一顧,過去的民進黨政府與現在的國民黨政府,似乎都無意“享用”學者的研究成果。兩岸政治談判與簽署和平協議是重要議題,學者為此曾用心探究,台灣方面例如張亞中、邵宗海、楊開煌等教授都曾發表過精闢的見解,巨細靡遺地提出兩岸政治對話的可行路徑,可惜未見馬政府“國安”團隊有積極而正面的回應。台灣學者曾在2012年哈爾濱“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會議上主張,兩岸必須先建立共同價值、形成規範、建立機制,才可能制度化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其實,兩岸長期維繫和平發展的關鍵就是開展政治對話,兩岸若無此機制,兩岸的政治定位、兩岸的國際共同參與、兩岸的軍事安全機制與兩岸的政治互動方式,恐永無和平解決之途?

  大陸學者如章念馳等人認為,兩岸政治談判不宜躁進,這是秉持發展兩岸關係“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原則,但並不意味兩岸無須預作政治對話的準備。

  若根據有些人的說法,主張兩岸政治對話必須以雙方具有相同價值觀為前提,就與台灣親綠學者提出的“自由人宣言”或民進黨中生代倡議的“中國人權決議文”沒有區別,無異於對外宣告兩岸將重回對立的原點。

  大陸既然未設定兩岸統一的時間表,意味著和平統一目標下的兩岸和平發展並無急迫的時間壓力。兩岸現狀究竟會持續多久,恐已非台灣單方面的主觀意願,北京此時若能認真思考提出兩岸政治定位的方案,甚至提出具體的和平統一計劃(包括統一的實質內涵、邁向統一的步驟、加強台灣民眾認同“一個中國”的做法等),或有助於兩岸民間人士共同討論,尋求其間的最大公約數。

  大陸對兩岸統一問題,長期以來只見統戰而無具體方案。從1981年10月的“葉九條”、1982年1月鄧小平的“一國兩制”、1995年1月的“江八點”至2008年12月的“胡六點”,大抵都在強調“一個中國原則”、“努力實現和平統一”、“歡迎台灣領導人以適當身分前訪”或“展開對等談判”、“結束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並簽訂和平協議”等宣示性主張,缺乏實質上的吸引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