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金耀基:香港的教授和校長是如何產生的

http://www.CRNTT.com   2009-05-19 09:22:54  


 
  經濟觀察報:這套機制和大陸完全不一樣。 

  金耀基:不一樣。 

  經濟觀察報:但是有這樣一個問題——校董會對學術了解嗎? 

  金耀基:很簡單,他們對校長上報的材料都很尊重,他們依據外面審查的結果來決定。我們還是相信一些已經有成就的人不會亂講,因為他要保持自己的聲譽。為什麼要在世界範圍找權威教授?道理很簡單,今天的許多學術研究不只是中國人在做,全世界都在做。現在大學裡面做的東西,很多是相同的,有共同的標準。是不是有一些東西的確有民族性呢?歷史文化元素越多的就越有民族性,這沒關係,你不要以為中國的東西只有中國人做研究,外國人也很多,他們也可以看,也有很好的研究工作。所以,一定要客觀地審查,這樣才能決定教授能不能升遷。 

  經濟觀察報:那麼聘請教師呢? 

  金耀基:基本上也是一樣,也是送到外面審查資格,最後由校董會決定。如果外面的審查說這個人很優秀,假如他到我們學校來,我們一樣會歡迎的。 

  經濟觀察報:這樣就保證了教師的質量? 

  金耀基:我們不能說是一點小錯誤都沒有,但是基本上保證了99%。學校要請教授,首先是看全世界這行裡很好的教授有沒有可能來,我們在全世界的相關學術刊物上刊登消息,讓他們知道信息。有的已經在國外一流大學裡面任教了,挖不過來,但是也有看到消息願意來的。比如說有一個統計學的教授,年紀那麼輕,卻申請做最高的講座教授。最妙的是他的論文不算多,但是一看他的學生,都是哈佛等一流大學的教授。我很奇怪,馬上打電話到芝加哥大學去問,我說你們系裡這位先生怎麼申請到中大來?對方說,因為他太太不喜歡芝加哥,他自己早年在香港生活過,所以他才願意到你們中文大學去。 

  經濟觀察報:在中大裡教授發揮什麼作用? 

  金耀基:第一,校董會裡有教授參與,有幾個位置是為他們保留的。第二,學術事務上最高的是教務會,有些案子校長提出來希望教務會審查。校長是開會主席,他要醞釀很久,要提出非常服人的理由。 

  經濟觀察報:如果學生反對呢? 

  金耀基:學生反對,也有的。香港其他大學都是英文教學,中文大學是唯一雙語教育的,如果不是雙語的話,就沒辦法真正的國際化,沒辦法請哈佛、牛津的一流教授到這兒教書,學生聽不懂,沒有意義。所以中文大學裡教授不一定能夠雙語,但是學生必須雙語。可是教務會通過之後,學生跟校董會反對,質疑中文大學是不是不應該那麼強調國際化。問題鬧得不得了,劉遵義校長請我做主席,成立了一個20人委員會,其中有老師代表、校委會代表、董事會代表、學生代表,進行公開的辯論。這樣搞了兩年,有的人還不同意,認為中文大學就應該中文,到法院去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