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金耀基:香港的教授和校長是如何產生的

http://www.CRNTT.com   2009-05-19 09:22:54  


 
  經濟觀察報:還有人把這事告到法院去? 

  金耀基:法院審查不是小事情啊。對方請了大律師,上百萬呢。中文大學也請了英國人權方面很有聲望的人才,最後判我們大學贏了。諸如此類,不是那麼簡單的。 

如何遴選校長? 

  經濟觀察報:校長是怎麼確定的? 

  金耀基:也是在全世界範圍裡面找。校董會成立一個遴選小組,裡邊有校董會的董事、兩名大學教員,有時還聽取學生一些意見。遴選小組在確定校長的條件後,委托一個國際性的獵頭公司——哈佛找校長也是雇用這家公司——到全世界去找,初步選定十個人。遴選小組經過討論,最後決定七個,專機邀請他們過來。只說請他來做個演講,跟師生見見面,大家問一些問題,看他(她)是不是有校長之才,有沒有做校長的胸量。這個過程要差不多一年的時間,遴選小組最後確定一個人選報董事會。董事會一般都會批准,因為這樣遴選出來的人選,董事會要反對很難的,所以基本上不會反對。 

  經濟觀察報:這和內地完全不一樣。現在內地還是任命制,是上級部門委派來的。有人寫文章,題目就叫《教授家中坐,校長天上來》。這導致人們對校長不大尊重,甚至很嚴厲的批評。 

  金耀基:我發現,大陸很重理工的,許多大學校長都是理工專家,有些還是院士。大陸跟台灣都把院士看得太高,什麼都要找院士,太偏向於院士,一定要在院士裡找。院士可能是很好的學者,但未必是好的校長。我這話不是貶義,我自己也是院士。學術能力和行政能力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是不是有一些校長的確不好? 

  經濟觀察報:有些是把校長當作官來做的。大學校長都是有級別的,有廳級校長,有副部長級校長。現在對於內地高校的批評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衙門化,一個是官僚化。很多學校的教授願意去競爭學校的一個處長職位,因為這個職位掌握了很多的資源。 

  金耀基:現在的大學真的是非常複雜。美國加州總校校長克爾是我非常佩服的,他說過,大學變得跟城市一樣,不像以前很簡單,弄幾個系,教教書,現在非常複雜。用你的話說 “大學的行政化”,某種意義上是不可避免的。美國大學找校長不是要求學問最好——當然學問要到某個水準,而是要求管理才能高,尤其對於美國大學很重要的是捐款。中國大概沒有這個需要,因為是國家的,但是也要跟外面溝通關係。 

  經濟觀察報:你是說,大學的行政化是和大學規模的空前增大是有關係的? 

  金耀基:規模大之後,行政化是不可避免的。至於官僚化,看你怎麼翻譯了,我們把它叫做“bureaucracy”,翻譯為“科層組織”。科層制是一種建立在理性行動基礎上的組織管理體制,最大的特征就是“技術最優性”,但是它也會導致官僚主義的滋生、人性的壓抑以及創新精神的窒息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