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香港反對派 正走下坡路

http://www.CRNTT.com   2009-07-09 11:18:10  


香港反對派用暴力和怪異吸引傳媒,證明正處於下坡路上。
  中評社香港7月9日訊/資深評論員薄夫林今天在《文匯報》發表文章“反對派在走下坡”。作者表示:“香港反對派確實在走下坡。香港存在政策上的反對派是制度的常態,而反建制的反對派在香港根本沒有出路。國家的迅速崛起和長足發展,終將殖民時代殘留的意識形態滌蕩乾淨,那些污衊香港人分享國家發展成就而‘埋沒了良知’的人,那些試圖用自己罹患的‘精神分裂症’毒化香港社會的人,分明感到了深深的無奈。 ”文章内容如下:

  今年七一由反對派組織的遊行,參加人數遠低於主辦單位預期,這已是2005年以來連續第五年在低數字徘徊。而在數字之外,當天的遊行更提供了四大看點。 

              七一遊行的四大看點 

  看點一:主辦者已失去號召力。反對派在幾個月前就千方百計號召市民上街,卻找不到可以把市民情緒鼓動起來的主題。“爭普選”—全國人大已就香港雙普選問題做出了決定,時間表清清楚楚,再空喊口號沒有意義。“不滿施政失誤”—傳媒訪問參加遊行的人士,說來說去還是去年的“梁展文事件”、“副局長風波”,今年政府施政並沒有重大失誤,“不滿”總會有,但不到要上街的地步。 

  看點二:“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主辦者事先張揚說,今次遊行是由年輕人和基層勞工打頭,遊行現場可見,所謂“年輕人”就是“學聯”的一批人,所謂“基層勞工”就是“職工盟”的一批人。除了反對派的基本力量,香港普羅市民和中產人士很少參加。讓一些涉事未深的學生打頭陣,其實是主辦者沒有辦法的辦法。 

  看點三:遊行活動的劣質化和暴力傾向。反對派組織的遊行隊伍中,標語充斥粗言穢語,漫畫對特首進行人格污辱,實在是香港遊行文化的墮落。遊行時間截止後,部分人士仍不肯離開政府總部,有人起哄扳倒鐵馬企圖衝入政府總部,有人向警員投擲水樽,對警員進行肢體推撞,最後警方不得不採取清場行動恢復秩序。遊行活動的過激行為是對遊行聲勢不足的老羞成怒,但這同和平表達意見的民主精神已格格不入。 

  看點四:市民對反對派的不滿正在積聚。今年一批市民發起了針對反對派的遊行,人數雖然不多,卻反映出“沉默的大多數”對反對派倒行逆施的忍無可忍,這些人士高舉“泛民不代表我”的標語,高呼“泛民破壞社會和諧”的口號,批評反對派一些議員“事事反對,自討沒趣”,“假民主,真獨裁”。他們當中有人曾參加反對派組織的遊行,現在卻針對反對派,很有點諷刺意味。 

               反對派的“民粹”牌漸失人心 

  遊行中看到的情況折射出反對派目前的困境。反對派議員在立法會“反”字當頭,卻找不到著力點。金融海嘯衝擊,政府果斷推出兩輪紓困措施,市民普遍受惠,反對派慣玩的“民粹”牌打不起來了。豬流感襲港,政府部署有序,應對得當,市民感到滿意。特首和問責官員自願減薪,同市民共渡時艱,反對派議員無話可說;想把金管局總裁人選拿來做文章,又於法無據,於理不合。找不到力點就只好各自為戰,死纏亂打。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反對派的言論包括他們的輿論班底都已錯亂不堪,毫無原則可言,他們一時指責政府不顧民間疾苦,一時又說市民根本“無困”,政府紓困乃“政治考量”;一時支持警隊遊行表達訴求,一時又反對另訂薪酬體系,恰是反對派黔驢技窮的表現。 

  香港反對派從出現之日起就仰仗西方反華勢力的鼻息。曾幾何時,他們躊躇滿志,以為在裡應外合之下能成大氣候,連“執政黨”大夢都做過了。現在“裡應”者“外合”者均見式微。前些年,李柱銘等人還有一點本錢去美國參議院聽證會討一服強心劑,現在美國被金融海嘯弄得焦頭爛額,自顧不暇,國際事務上也多方有求於中國,在他們的戰略棋盤上,香港反對派連個小卒子都算不上,還能指望誰來撐腰呢? 

  香港反對派確實在走下坡。香港存在政策上的反對派是制度的常態,而反建制的反對派在香港根本沒有出路。國家的迅速崛起和長足發展,終將殖民時代殘留的意識形態滌蕩乾淨,那些污衊香港人分享國家發展成就而“埋沒了良知”的人,那些試圖用自己罹患的“精神分裂症”毒化香港社會的人,分明感到了深深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