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岸關係探討 難點在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2-08-06 08:51:06  


 
  由於“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原因,在北京尤其是在“三台”工作的學者專家,無論是“久戰沙場”的老將,還是初露頭角的新兵,對中央對台政策方針的最新精神, 往往能最先知悉,甚至還直接參贊。因而他們提交後發表的論文,應是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北京目前的一些看法,尤其是對妨礙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制約因素的評估分析及破解方法。如全國台聯研考室幹部魯洪柯在題為《淺析影響未來四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要因素》的論文就在分析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積極因素之後指出,未來四年還將會遇到若干雙重因素,包括馬英九將會繼續實施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陸政策,但其中的保守性和消極面日漸凸顯;島內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意基礎持續強化,但“台灣主體意識”也在增強;美國樂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降低台海緊張,但同時不願看到兩岸走得“過快過近。與此同時,民進黨堅持“台獨”立場,繼續阻撓和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仍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絆腳石。由於從歷年選舉結果看,民進黨都有四成左右的支持者,這是民進黨賴以生存的基本盤,如果徹底摒棄“台獨”立場,還沒爭取到更多支持者前,原來的基本盤就可能動搖甚至崩解。受到深綠勢力的牽制,蘇貞昌在兩岸關係上,最多只能是作些策略性調整,不會碰觸實質問題,避免引發他們的反彈,影響其政治前途。同是全國台聯研究室幹部的李佳在《政治互信:決定“後馬英九時代”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詞》論文中也指出,兩岸之間對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存在著四點差異:一是對“一中”的認知存在差異,二是對和平的追求存在差異,三是對和平協調的議題存在著差異,四是在兩岸關係定位上存在著差異。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陳桂清在《淺析“一中框架化”的內涵、有利條件及制約因素》論文中更是分析指出,就當前局勢而言,“一中框架化”的推動雖然具備一定的有利條件,但仍存在不少政治障礙。其中,馬當局對於“一中框架化”的畏難,民進黨對於“一中框架化”的抵制,美國等西方國家對兩岸關係發展過快的擔憂,是三大制約因素。他指出,馬英九的“一國兩區”,雖然對於“一中”的堅持沒有改變,但過於強調“中華民國”,減少了兩岸在“一中”政治內涵上的模糊空間,不利於未來擱置爭議處理政治分歧。究其原因,馬英九一方面是考慮到目前以處理內政問題優先,另一方面上是擔心引起島內過多紛爭,因而不敢在“一中”問題上做出更明確的表述,對於“一中框架化”的推動也存在畏難情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