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岸關係探討 難點在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2-08-06 08:51:06  


 
  據傳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與孫亞夫等人一道,受中央召集研究《國統綱領》、《“國統會”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等文件並提供參贊建議的全國台灣研究會副秘書長楊立憲,在《“九二共識”廿周年的回顧與反思》論文中,有相當比例的段落進行了“反思”。她指出,在“九二共識”形成的過程中,國共兩個執政黨都沒有從內戰和冷戰的窠臼中走出來,加之相互不瞭解,彼此敵意重、心防深、成見大,習慣於用“陰謀論”來檢視對方,用放大鏡來檢視問題和爭議,以致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兩會糾纏於“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堅持一中原則”究竟是“一中各表”還是“一中不表”等,齟齬摩擦不斷,而忽視了最重要的“兩岸同屬一中”的共識,以致影響了兩岸兩會的良性互動。但她又指出,兩岸對“九二共識”和兩岸關係性質的認識都經歷了一個反復的過程,這是符合認識發展規律的;而“九二共識”兼顧了兩岸的立場,是當時背景下兩岸最大的交集點;“九二共識”的實質是“兩岸一中”,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深入,兩岸應從“各表一中”向“共表一中”靠近,從而為兩岸關係良性互動注入更大的動力。 

  對於推動兩岸洽簽和平協議的問題,也有不少論文進行了深入探討。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褚靜濤在《兩岸和平協議的發展前景》論文中認為,由於兩岸在政治上的分歧、軍事上的對立,屬於結構性的矛盾,因而在可預見的四年,大陸有關方面難以做出歷史性的突破,台灣領導人也不會自動取下“中華民國”的招牌,民進黨人也不會自動放棄“台獨”主張。大陸涉台部門應該認真總結對台工作的經驗教訓,切記欲速則不達,兩岸關係行的穩比行得快更重要。在尊重台灣人民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大陸可以釋放出更多的善意,繼續緩和台海對峙狀態,為結束兩岸戰爭狀態做出努力。

  全國台灣研究會研究部主任嚴峻也在《三方博奕下兩岸和平協議難點探析》論文中,提出了洽簽兩岸和平協議將會遇到的難點和技術問題,包括是否應以“一中原則”,及以大陸撤除“指向台灣”的飛彈為前提?兩岸簽訂和平協議的批准程序,是否需要經過“公民投票”?簽訂後是否需要有第三者“監督”執行?這些,確均是值得深入探討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