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
2008年10月號,總第130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構建與問題

  王崑義:其實不只我們軍方研究,民間也很積極。可以這麼說,綠營的學者群也不排斥兩岸間有軍事互信的機制存在;兩岸不只是國共問題,而是人民的問題,所以國共間討論機制不要排除綠營人士,雖然他們的建議可能不見得好聽,但站在兩岸人民的利益上,多方的意見都應該容納在大的架構下,在此基礎上所建立起的CBM才會真正有效執行。

  蘇紫雲:簡單兩點:第一、還是要回歸到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原始意義,避免戰爭意外的發生,這是風險控管的目標,先求避免擦槍走火,再求其他;第二、對於未來發展,累積小信,再擴大互信,累積更多合作的可能。

  楊念祖:回到“具有台海特色的軍事互信機制”的觀點,現階段來說,推動軍事互信首先要防止誤解或誤判,雙方領導人應該要有政治決心與政治意願,來鼓勵、支持、且推動防止誤判或誤解的互動過程,唯有此平台建立後,才能塑造強化台海的和平環境。同時,透過此平台發展台海和平安全發展的行為準則。有了強烈互信基礎,下個階段就順勢維護台海長期和平時期,著眼於發展雙方非軍事作為。

  劉以善:謀求和平是兩岸的共同目標,將來在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過程當中,如何透過平台或白手套,接受“國會”監督,也是很重要的。

  李文忠:兩岸朝向和緩的方向走,短期內沒有戰爭可能,而我是很樂觀看待軍事互信機制的建立;要注意的有二,一是藍綠都要有某程度的參與和監督,二是兩岸由近程到遠程一步一步來。

  張五岳:結語

  首先,非常感謝台灣的各位嘉賓,各界最專業的人能夠在這個場合,坦率、精準地提出台灣方面、不分藍綠的見解;也感謝《中國評論》作為高公信度的媒體與重要新聞入口網站提供平台,讓台灣意見詳實呈現;相互的理解與解讀,正是避免誤判、和平發展的第一要件。

  第二,和平發展是大家共同的期待,但兩岸邁向和平發展的緩和氛圍當中,有三座大山要小心翼翼、謹慎處理:大山之一是外交問題、之二為軍事問題、之三是有關於兩岸主權管轄權定位之爭的問題。到目前為止,兩岸關係都還是非常敏感的議題,這三個問題若處理不當,對於當前緩和氛圍的發展無所助益,甚至有害。

  今天我們討論的軍事問題,大家共同的看法是:先做到避免誤判、讓威脅極小化、機會極大化,取法國際上既有經驗,考量兩岸獨特的現實,這是初步可做的接觸功夫。再來,軍事問題後面是和平的維持,和平又有許多層面,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哪些是個案式、哪些是操之在我的?哪些是彼此要有默契的?哪些是要消極不作為的?這些大家都已提出意見作參考。

  最後,再此感謝大家今天的參與和寶貴意見,謝謝《中國評論》提供這個機會,也希望兩岸關系在大家評論之後越來越好。

  評論員簡介

  蘭寧利:退役海軍中將,河北滄縣人,一九四五年出生於南京市。海軍官校五十六年班、三軍大學海軍學院六十五年班、戰爭學院七十二年班畢業。曾在外國接受戰術教練儀系統訓練。經歷海軍各型艦職,快艇隊長,美頌、天山、當陽等軍艦艦長,一四二艦隊艦隊長;海軍作戰及戰術研究發展中心主任、三軍大學兵棋中心主任;海軍航海學校、技術學校校長;海軍總部通信電子處長、情報署長、海軍副參謀長。現任:國家政策基金會政策委員。

  丁樹範: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軍事戰略研究學者。

  王崑義:台灣戰略學會秘書長、台灣海洋大學通識中心兼任教授、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客座教授。

  楊念祖:英國雷汀大學社會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碩士,英國牛津大學沃夫生學院研究;曾任大陸委員會諮詢委員、“國防部”國防報告書諮詢委員等;現為“中華民國”高等政策研究協會秘書長、中山大學共同科助理教授;專長為國際政治與軍事戰略研究。

  李文忠:台灣大學政治系肄業;曾任國大代表,“國家發展會議”(一九九六年)委員,民進黨“國大”黨團幹事長,民進黨籍第四、五、六屆立法委員,新潮流系幹將;曾與羅文嘉、段宜康等提出民進黨“新文化論述”、“新民進黨運動”等主張。

  劉以善:台灣退役少將,中華港澳之友協會監事主席,兩岸文教交流學會監事長。

  蘇紫雲:前民進黨政策會研究員、前“國安會”研究員,現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暨戰略研究所博士生。

  張五岳: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法學博士;現為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中華港澳之友協會秘書長。

  (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