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劉迺強:面對大機遇 香港青年需做準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05 00:28:15  


 
  要創業,香港GDP的93%是服務業,已經沒有工業了,已不像以往那樣,一台手動注塑機便可起家成首富。今天創業主要就是開一家小店,全年無休,收入於交租之後,最多也只比打工好少許,但到一兩年租約期滿,業主會大幅加租,很可能連打工都不如。港人創業意欲奇低,這是最重要的原因。香港人人都為業主打工,最後為大地產商打工,再加上他們巧取豪奪,壟斷了稍為好景的行業,所以大地產商這麼犯眾怒。從宏觀的角度看,地產商壟斷和騎劫了香港整個經濟,握殺了社會的希望和活力。

  那麼北上如何?不說你不知,原來在中學畢業生之間,還有接近一半沒有回鄉證,從未跨過深圳河的。我最近出席一個大學生交流前的講座,發覺在座竟然有超過一成沒有到過內地。沒有錯,每年都有各團體組織近十萬次學生與內地交流,當中有些學生一年交流好幾次,年年如是,但也有些從未交流過。

  中國大陸對不少香港青年來說,是一個邪惡的地方。從老師口中,他們覺得反對派所渲染,距離事實甚遠;天安門廣場學生據指被坦克輾扁的“六四”事件,最能代表專制不仁、貪污腐敗、警匪橫行、食物不安全的中國,也最能使他們自覺幸運和有尊嚴。他們對內地這負面的印象,天天在媒體的新聞報導和分析評論中不斷被證實和強化,大都敬而遠之,一些連旅行也不大選擇內地。要北上找工作,就算連這些都不管,他們第一個考慮,就是那兩三千元的月薪,連還貸都不夠,根本不是一個選項。

  事實上,對國情如此無知,自身一無所長,還充滿傲慢與偏見的香港青年,我要是內地老闆,也不會考慮僱用他們。至於北上創業,他們更是連門也找不著。這樣下來,內地的經濟發展,越來越與香港的青年無關,香港慢慢成了一個困籠,青年更從小養成了一種“圍城”心態,劃地為牢,甚至抗拒融合,自命清高,不求發展。

  到了今天,對某些青年人來說,他們的希望就是中國行西方的普選民主,並且模糊的認為,只要中國實行民主,經濟就會像香港那樣自由,他們會如魚得水,從中得益。一些青年不但抗拒一切與內地有關的事物,更阿Q地認為要在香港施壓,積極改變中國,與美英對華的態度暗合。這種唐詰柯德式的壯志和悲情,於一些中學教師以通識和國民教育的名義推動之下,正在香港青年中間快速蔓延中,明顯的改變了每年幾次習慣性大型遊行集會的構成,和政治討論的生態,更可能沖擊未來幾次選舉的結果,改變權力的板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