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重建圓明園能撫平歷史的創傷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5 10:00:42  


 
  不過,在重建圓明園的呼聲背後,是否隱藏著一些人的利益訴求呢?在上個世紀80年代,曾有專家估算重修圓明園需1.6億元、耗時10年。擱到現在,需要花費的金額將不可想象。此外,讓人不能不擔心的是,即便花費了天文數字的財力投入,考慮到有些園林工藝已經失傳,重建的人工建築,其品質勢必與圖畫上的萬園之園相去甚遠,不僅顯得不倫不類,更是對圓明園遺址的徹底破壞。等到了那個時候,只能悔之晚矣。

  不再是殘垣斷壁的圓明園,還是那個承載著國人痛苦記憶的圓明園嗎?記住國家和民族曾經的恥辱,比懷念輝煌的舊時光更有價值。與其把錢花在重建圓明園上,不如在事關群眾利益的民生工程上加大投入,比如為打工子弟多建一些合格的學校。
“存”“修”之爭由來已久

  圓明園的“存”、“修”之爭持續多年,“廢墟派”稱重建勞民傷財、主張保留殘跡以警示國民勿忘國恥;“重建派”則稱重建可恢復民族榮光,也有主張部分修復以更好地保護,還可作為歷史紀念和旅遊之地。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闕維民介紹,圓明園遺址的保護先後經歷了四次大爭議:1980年至1988年的遺址清理整治與保持廢墟之爭;1995年至2000年與2003年至2004年的部分整修與維持殘園之爭;2005年3月至7月圓明園遺址的防滲措施與保護生態之爭;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由浙江橫店圓明新園工程的動議和啟動引發的圓明園異地重建與反對重建之爭。

  吳祚來(文化學者):現在動議重建圓明園一部分(不超過總建築的1/10),但由於圓明園總占地達5000多畝,如果按面積規模來計算,它也是一個巨大的土木工程項目。現代人的土木工藝,在技術細節上多有失傳,如果真的重建,畫虎不成反類犬,得不償失。

  任何重建,都是在仿造贋品,都是在破壞歷史形態。圓明園需要做的不是加法,而是減法,要盡可能將與文化遺址公園無關的經營場所、設施、建築拆除,還圓明園一片寧靜古樸之美。

  按哪個時期重建?

  三林兩塊錢(記者):圓明園罹難150周年紀念前,曾與梁思成的弟子郭黛姮教授通過電話,她也不同意這樣的做法。不說別的圓明園也在不斷變化和豐富,你要重建,按哪個時期重建?其他的荒誕,就更不用說了。

  支持此“重建”非彼“重建”

  劉陽(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重建圓明園實際上是重建幾處遺址保存完好、山形水系完整的獨立景點展現給大家(如廓然大公、武陵春色);圓明園很多景區如果再不進行修繕,假山就會自然倒塌或消失,而且永遠無法修繕;圓明園恥辱標誌是只占總面積2%的西式建築群,永遠不會重建,重建的是誰也不去也不知道的真正的圓明園部分,但民眾總是把概念搞混,總是混在一起討論,所以才出現爭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