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張愛玲晚年信件:胡蘭成會把我說成他的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2 09:57:19  


 
  有封退稿信對《粉淚》(Pink Tears,即《怨女》)的評價是:“所有的人物都令人反感……我們曾經出過幾部日本小說,都是微妙的,不像這樣squalid(肮臟)。我倒覺得好奇,如果這小說有人出版,不知道批評家怎麼說。”

  張愛玲英文優秀,攔在她和美國讀者之間的是文化上的不認同。她拒絕異域風情式的寫作,無法在美國用筆謀生,謀生的刀子卻懸在頭上。

  2

  工作上屢屢受挫 

  張愛玲沒有大學文憑,寫作無法維持生計時,她就開始編寫電影劇本、翻譯作品,也被派去做些指定題目的中國研究。她先後在幾所大學任職,不善交際也不善做研究,都以離職收場。

  夏志清在編號為“25”的信按語裡說:“我想張愛玲真的因為並無固定收入才去編寫電影劇本,也去翻譯、節譯才華遠不如她的中美當代作家。因之對此項hack work有時感到十分厭惡。”

  賴雅生病花光了二人的積蓄後,張愛玲為糊口進入邁阿密大學當駐校作家。因為夏志清推薦,張愛玲1967年9月抵達麻州劍橋市在賴氏女子學院設立的研究所工作。賴雅10月即離世,張愛玲開始獨居生活直到終老。

  在賴氏女子學院,張愛玲的工作是翻譯《海上花列傳》、研究《紅樓夢》。這也是興趣所在,到底心情好些。但張愛玲數次在信中提到自己和周圍同事並不融洽,“我又不太會做人,接觸雖少, 已經是非很多”。

  1969年,張愛玲進入加州伯克利大學中國研究中心,1971年和陳世驤有矛盾而丟掉工作,這被夏志清稱為“在美國奮鬥十六年遭受的最大打擊”。

  張愛玲在1971年7月10日的信中,詳細記錄了自己和陳世驤的對話,陳世驤認為她的研究文章經修改後仍看不懂。張愛玲笑說:“加上提綱、結論,一句話說八遍還不懂,我簡直不能相信。”陳世驤從這句話開始生氣,此後溝通無果,堅持解雇張愛玲。

  夏志清在按語中說,一是張愛玲平時不上班“早已遭人非議”,二是張愛玲在研究任務上和陳世驤溝通不善。夏志清說:“消息傳遍美國,對她極為不利,好像大作家連一篇普通學術報告都不會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