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張亞中:喚起共同記憶 尋找共同認同
--《百年中國》紀錄片的呈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8 00:43:36  


 
  第五集“兄弟登山”。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珠穆朗瑪峰),是雄心壯志的登山好手都想登臨的顛峰,就像是每一個國家都希望登上現代化的最高峰。當一個人的身體狀態不好時,他怎敢挑戰登山,當中國處於戰亂和貧窮時,它既無心、也無力去攀登。1979年以後的情形有了改變,大陸改變了它的策略,鄧小平這個登山隊長,以改革開放這面大旗帶著大陸人民拼命往山頂衝。台灣這邊的隊長是蔣經國,他從1970年代起就已經扮演著實際的領導角色,推動十大建設、加速地方自治,最後,國會增額選舉、開放探親、解除戒嚴,一舉把台灣推向了亞洲四小龍的頂峰。

  這兩位都經歷過苦難的難兄難弟,一個從東、一個從西,帶著隊伍向山頭邁進。他們已經從生死鬥爭的仇敵轉換為競爭的對手,一個提出了一國兩制,另一個堅持要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當然,他們並沒有分出高下,但是他們都把團隊往前推進,兩岸的人民都享受到了發展的成果,這也是百年中國以來,中國找到了登往山峰的路徑,他們不願再走冤枉路了。他們不再是陽關獨木,而更多是在不經意中已經殊途同歸。事後來看,這不正是孫中山先生在其三民主義、建國方略、實業計劃裡面已經提示過的道路嗎?

  第六集“百年之悟”。中國人愛梅,為梅的堅毅讚嘆。近百年的中國正是如此,歷經了腐敗的帝制、列強的欺淩和內戰的烽火及昏眛不清的騷動,但是這樣的寒冬並沒有讓我們凋落。不過,歷史如果不能增長我們智慧,迷惘不能讓我們有所醒悟,我們也沒有資格再觀賞一直挺立的寒梅。第六集是最後的一集,不僅有回顧,更有期許。

  這一集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歷史的回顧,分別談台灣從蔣經國以後,李登輝、陳水扁的發展路徑,以及大陸從鄧小平以後,江澤民、胡錦濤如何延續鄧小平的改革開放道路。很可惜的是,民主化固然給台灣帶來了政治自由,但是也付出了黑金政治、族群分裂的代價。台灣內部藍綠的對抗,似乎較之以往的國共鬥爭遑不多讓,其結果是台灣經濟停滯,掉到亞洲四小龍之末。反觀大陸,繼續其百米的接力,雖然在民主方面的表現仍有距離,經濟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些社會問題,但是畢竟已在快速崛起。

  第六集第二部分為總結,包括三個部分。首先探討認同對於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其次探討如何建構兩岸為一個真實的命運共同體,我們認為未來的中國應由兩岸平等共同締造,“一中三憲、兩岸統合”是一個可以討論的選擇。第三,對百年中國現代化道路的反省。最後,我們請兩位德高望重的宗教領袖,一位是天主教的單國璽樞機主教與佛教界的星雲大師,為我們百年中國做總結與祈福。最後的畫面再回到台北的國父紀念館,做為我們對孫中山先生的最後敬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