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模式能夠被西方圍堵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10 07:43:10  


隨著中國的經濟崛起,中國會對這個世界構成什麼樣的影響一直是國際學界和政策界的爭論熱點。
  中評社香港9月10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9日載文《中國模式能夠被圍堵嗎?》,摘要如下:

  很長時間以來,隨著中國的經濟崛起,中國會對這個世界構成什麼樣的影響一直是國際學界和政策界的爭論熱點。在西方,已經有很多波“中國威脅論”的出現及其隨之而來的各種有關“圍堵”中國的論調。可以說,中國是在一片“威脅”和“圍堵”聲中崛起而成為大國的。 

  客觀地說,中國的“大國”地位多半是外界對中國的主觀認同。和其他從前和現在的大國相比較,中國離大國還有很大的距離。儘管中國還沒有成為大國,但作為大國的負擔就已經出現了,那就是,越來越多的國家,尤其是亞太地區的國家,在制定他們各自的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時,開始把中國因素放在了首要位置。這是從前從未發生過的。人們可以說,這是中國崛起的標誌,值得驕傲,但同時,這種新局面也正在給中國帶來前所未有的國際壓力。 

  西方早已經有人注意到,中國經濟崛起對世界的影響不僅僅是戰略上的和軍事上的,更重要的是價值觀上的。無論是戰略還是軍事上的,這些方面的外在影響是中國經濟崛起的必然結果,可以預見,也可以應付。但中國的崛起如果表現為一種價值觀,那麼其產生的影響是西方所難以接受的。如果中國的發展是因為中國學習西方,接受西方的價值,那麼,中國的發展是可以接受和稱道的。這就是西方經常所說的“正確的發展方向”問題。但是,如果中國的發展和崛起是中國本身價值所致,那麼,這就被認為是對西方的威脅,也就是西方所說的“錯誤的發展方向”。 

  在冷戰期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不惜一切力量圍堵和遏制以前蘇聯為核心的共產主義陣營。西方的圍堵不僅僅是因為前蘇聯形成了和西方對抗的戰略集團,更重要的是因為前蘇聯所代表的意識形態,因為這種意識形態被視為是對西方的最大威脅。在不同程度上,西方對中國模式的擔憂和恐懼也類似於冷戰期間對前蘇聯所代表的價值的恐懼。這種對中國模式的恐懼已經表現在近年來西方的中國論述上。儘管中國本身不再強調意識形態,但西方不斷要把中國再意識形態化,使用各種充滿意識形態味道的概念如“權威資本主義”和“權威民族主義”來描述和打扮中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