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民日報:百姓吃藥還是吃飯成兩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06 10:04:42  


  中評社北京2月6日電/人民日報刊文說,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將“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確定為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春節期間,本報記者深入吉林、江蘇、安徽、廣東、雲南等地,走到中低收入群體之中傾聽呼聲。他們最期盼的是生活水平能進一步提高,探討最多的是收入可持續增長的空間和途經。

  漲價讓生活有些“緊”

  基本生活補貼與物價上漲掛鈎的聯動機制已見效,“讓收入跑贏物價”

  大別山區的安徽岳西縣飄起了雪花。自稱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汪先財,接到正在讀大學的女兒的電話,說是生活費不夠了。老汪粗粗算了筆賬,女兒的生活費比前一年多了3000多元。

  其實,老汪去年賺了些錢,養的蠶繭價格漲了,種的百合價格也漲了,全年收入近2萬元,但仍不敢多花一分錢,“一瓶老酒漲了5元多,一條毛巾也漲了1元5角。”他把掙的錢全部存了起來,給女兒備著。

  長春的退休職工葛淑賢花錢更加仔細了:去商店專買破了殼的雞蛋,品相不好但便宜;在天氣還暖和時買一批蔬菜貯存起來,以防雪天漲價。

  身為深圳一家電子廠辦公室主任的陳德宇,心裡也有一筆賬:“因為2010年最低工資標準漲了22%,企業員工工資收入增加了1000元,而生活成本等開支同樣增加了近800元。”他說,工資標準提高是件高興的事,可是物價也漲了,兩者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抵消。

  陳德宇前幾年借了8萬元交了首付,按揭了一套房子。如今,他最擔心的是銀行利息提高。

  對於“漲價”,感覺最為明顯的就屬中低收入人群。而此番價格上漲的主要推手,正是以農副產品為主的生活必需品。這讓平時花錢多在“吃”上的低收入人群,明顯感覺到生活有些“緊”。

  為減輕物價上漲對城鄉低收入群體生活水平的影響,各地建立了基本生活補貼與物價上漲掛鈎的聯動機制。這讓“多掙一塊是一塊,多省一塊是一塊”的人們的生活有所改觀。

  去年底以來,各級政府頻頻打出應對物價過快增長的“組合拳”,產生了明顯效果,整體物價水平趨向穩定。不過,也有專家指出,未來物價上漲的壓力仍然不可忽視。“讓收入跑贏物價”,成為許多中低收入者的新年企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