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乾隆皇帝統一新疆 施行“南疆之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07 09:47:38  


 
  綠旗兵屯田,簡稱兵屯。兵屯是與回屯同時開始的。二十五年春,有一百綠旗兵和維吾爾農民一起播種,秋天豐收後,阿桂請增派九百人。第二年,清政府將辟展屯田士兵調入伊犁,他們共種地八千畝,收穫大小麥、青稞共二萬七千一百石。伊犁兵屯產糧最多,據阿桂說,烏魯木齊兵一人年獲糧約十四石,雅爾僅十一石,伊犁可達二十七石,一人所獲,可供八人食用。至三十四年,清政府陸續從內地增調屯田兵二千五百人,五年換班,以五百人操練,兩千人種地。伊犁將軍伊勒圖規定,屯田兵每人種地獲糧達二十八分以上,屯田官員議敘,士兵賞給兩個月鹽菜銀兩;十八分以上,士兵賞給一個月鹽菜銀,官員議敘。四十三年,屯田兵改成攜帶家屬長期駐守,定額三千人,五百人訓練,二千五百人種地,共分為二十五屯,每屯百人。每人種地二十畝,百名士兵共種地兩千畝,領籽種一百一十石,收穫十八分者交糧一千八百石,二十八分者交糧二千八百石。四十七年,伊勒圖因伊犁糧食連年豐收,倉儲糧食達五十萬石以上,將屯田兵減去一千名,一半訓練,一半種地。

  伊犁地區還有犯人參加種地,稱做“犯屯”。民人種地謂“民屯”,無論人數、規模都比較小。伊犁駐軍每年用糧十六萬石,其中回屯交納十萬石,兵屯交六萬石以上,“視倉儲多寡,隨時增減屯種”《欽定新疆識略》,卷6,《兵屯》。,做到自給有餘。乾隆末,伊犁貯糧經常在三十萬石以上。

  烏魯木齊地區

  烏魯木齊位於北疆中部,氣候條件適宜農耕,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以烏魯木齊為中心,包括周圍的昌吉、阜康、瑪納斯、呼圖壁等地,屯務蔚然可觀。該地區兵屯、民屯先後興起,犯屯也佔相當比重。

  兵屯由盛而衰。杜爾伯特蒙古遊牧烏魯木齊時,就在當地開墾出不少地畝,乾隆在平叛時,要求綠旗兵耕種那些荒棄的土地,“省饋餉而豐積貯”。二十三年,派往烏魯木齊的屯田兵多達上萬人,乾隆指示:“此次屯田,如有情願攜帶家口者,即準其帶往,伊等即有家口,則分地墾種各安生業”,鼓勵綠旗兵在該地安家落戶。然而新疆初定,人心不穩,並無多少人攜眷前往,不久設防中心西移伊犁,綠旗兵大量被裁撤。次年,據管理屯田事務的護軍統領努三報告,“烏魯木齊新舊屯田兵一千名,舊兵除差遣外,實屯田兵六百七十四名,種地一萬五千一百餘畝,收麥黍一萬二千二百四十石。新兵二百名,種地一千五百餘畝,收糧二千二百四十余石”《清高宗實錄》,卷598,23頁。。乾隆陸續把從南疆撤回的綠旗兵派往烏魯木齊,讓他們開墾昌吉、羅克倫、瑪納斯等處耕地,使烏魯木齊屯田兵達到三千五百人。烏魯木齊兵屯收穫量雖不如伊犁多,但兵皆耕田,出現“售賣乏人”的情況。該處屯田官安泰奏請減少屯田兵數,乾隆堅決反對,認為如果這樣做,“則現在墾熟地畝,坐致荒廢前功,甚屬可惜,將來或酌令兵丁家口陸續遷往,開墾就食,或令腹地願往無業流民量為遷移。則墾辟愈廣,內地即可稍減食指之繁,而該處糧石亦不致陳積,自屬一舉兩得”《清高宗實錄》,卷642,11頁。。

  開發新疆:屯田的分佈

  民屯蒸蒸日上。為解決烏魯木齊兵屯地荒和內地流民無地可種的問題,乾隆命令陜甘總督楊應琚招募內地流民前往烏魯木齊種地,是為民屯。二十六年(1761年)秋天,楊應琚從甘肅省安西、肅州、高臺等處共招募貧民四百戶,攜眷前赴烏魯木齊屯種。次年,楊應琚又從張掖、山丹、東樂等縣招民二百戶、男婦大小七百八十余口。《清高宗實錄》,卷653,7頁。二十九年,甘肅大旱,乾隆再次提出移民烏魯木齊:“年來新疆屯政屢豐,如烏魯木齊糧貯甚為饒裕,且其地泉甘土沃,並無旱潦之虞。如令該省接壤居民,量其道裡遠近,遷移新屯各處,則腹地資生即廣,而邊地曠土愈開。”這一年,楊應琚從肅州、張掖、敦煌縣共招民七百零八戶前往烏魯木齊。移居的民戶,都由政府提供車輛,派專人護送到烏魯木齊。三十年,楊應琚又于肅州招民八百戶、高臺縣四百戶,“現飭道員,在瑚圖畢、寧邊城、昌吉、羅克倫等處,查明餘地,給與車輛口糧,送往安插”《清高宗實錄》,卷742,4頁。。據移民王世昌等講,到達烏魯木齊後,“所有農器籽種及種地馬匹,俱係官辦”《清高宗實錄》,卷725,17頁。。他們來到這裡有房住,有糧吃,有地種,遂安心從事生產,“伐木採煤,養育雞豚,漸成村落,與內地無異”。到乾隆末年,烏魯木齊地區民屯,共開墾土地五十多萬畝。這些民屯無任何軍事意義,是開發新疆的最有效途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