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不出兵的“參戰國”:北洋政府參加一戰始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31 09:40:26  


 
  從1907年以後對於侵略中國,日本和俄國政府是密切合作的。俄國已成日本侵略中國的好夥伴。兩國曾先後締結過4次秘約。俄國十月革命後,形勢變了,日本制定了進軍西伯利亞援助白俄、實現控制中國北滿、外蒙、俄國西伯利亞的大陸政策。在日本威嚇之下,沒派士兵去歐洲參加軍事行動的段祺瑞政府於 1918年3月25日與日本就共同防敵問題進行了換文。5月16日簽訂了“中日陸軍共同防敵軍事協議”,5月19日簽訂了“中日海軍共同防敵軍事協議”;其內容主要是:中國支持日本並和日本一起與蘇俄作戰,撲滅俄國革命。

  段祺瑞政府按日本的指令,1918年4月和8月先後派海軍和陸軍從上海、北京出發赴俄國東海濱省鎮壓俄國革命。參戰的海軍是北洋海軍第一艦隊(巡洋艦)的“海容”號巡洋艦。該艦排水量2950噸。艦長為海軍上校林建章。該艦抵海參崴後林被提為海軍少將,指揮中國參戰陸海軍。參戰的陸軍部隊由北洋陸軍第九師第三十三團為主組成,該團團長宋煥章任支隊長。下轄兩個營(第一營營長劉春台,第二營營長蘇炳文),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兵、機關槍兵各一個連,共2000人。後來又派第三營(營長李源昆)、第三十五團第一營(營長曹德明)加入,人數增至3000人。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中日簽訂的軍事協議也應該取消了,但日本主張延期。中日兩國軍事當局於1919年2月5日商訂:戰爭狀態終了是指中日兩國批准這次戰爭和平會議所定的和平條約,以及中日兩國陸軍由俄境及駐在同地方協約各國陸軍撤退的時間,因此,條約內容仍有效。這些條約直到1921年1月27日才終止。1921年春北京政府派出的不光彩的“參戰軍”才全部撤回。

  1918年8月由於段祺瑞的逼迫,馮國璋辭去中華民國大總統職務,段祺瑞製造的“安福國會”選舉了徐世昌任中華民國大總統。這年10月段祺瑞不再擔任國務總理,任“參戰督辦”。他還實際上掌握著北京政府。

  1918年4月,法國福煦將軍任協約國軍總司令,英國遠征軍司令海格、美軍司令潘興都接受他統一指揮,8月8日以後保加利亞、土耳其和協約國簽訂了投降協議。10月下旬,奧匈帝國瓦解,捷克斯拉伐克、匈牙利宣布獨立,前線的軍隊拒絕作戰。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影響下,許多國家工人、士兵舉行了起義。10月和11月初德國基爾軍港水兵起義,11月4日水兵起義遍及德國艦隊,許多地區產生了工農代表蘇維埃政權,11月9日柏林軍隊站到起義工人一邊。11月10日德皇威廉二世逃到荷蘭。11月11日德國向協約國投降。經歷了4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失敗告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