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處長現象”的核心仍是濫用權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27 16:19:00


  在4月1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說:“部長們參加的國務院常務會已經討論通過的一些政策,現在卻還‘卡’在那兒,讓幾個處長來‘把關’,這不在程序上完全顛倒了嗎?”這引發了人們對“處長現象”的關注。4月21日《中國青年報》的一篇文章援引了一個舊例,說某省一個富豪在接受采訪時直言無忌:老板再大,一個處長都能把你搞死。

  部長們開會時沒意見,開完會回去卻要處長來“把關”,這種奇怪的現象似乎與權力無關,而只與程序有關。不過,人們對“處長現象”的議論由來已久,有的稱之為“處長專政”、“處長治國”,這當然不無誇張,只是極而言之地表達了對處長們的惡感。

  在古代中國,一個縣太爺掌握生殺予奪大權,所謂“滅門的知縣”。如今,一個處長有沒有把一個老板“搞死”的能量呢?如果處長的權力很大,并且不受制約,并且“搞死”不意味著對生命權的剝奪,那麼是有可能的。豈止處長可能,更低級別的官員也可能,更高級別的官員就更可能。但事情不能做抽象的討論,是非曲直還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處長雖然官不大不小,位置不上不下,其在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卻是不容忽視的。權力系統有層級分工,司局長要處長“把關”,這意味著處長有權力,也意味著處長有責任。如果處長不用動腦筋、不用承擔任何責任,上級怎樣說就怎樣辦,上級不說就不動,那他也就沒有任何權力可言。但這樣一來,權力高度集中到處長們的上級,同樣會發生相似的問題,甚至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問題。

  處長在權力運行中承上啓下,他們的才幹與品德會對行政效率、社會效率構成直接影響。如果一個項目被一個處長否決,這可能是項目本身有問題,也可能是這個處長在濫用權力。無論是出於何種原因,都應該讓當事人有申訴救濟的渠道。處長身為中間層級,不可能一手遮天,但如果處長所做的決定不能被重新審視,那麼就會形成一種事實上的絕對權力,他可能用之來為民辦事,也可能以之來實施刁難甚至尋租。

  在一定意義上,“處長現象”可以看做是機關治理中亟待解決的一個“內部事務”,只是因為它有廣泛的外部效應,才為社會公衆所矚目。但給處長貼上各種標簽是容易的,卻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并且使複雜的問題不恰當地簡單化。“處長現象”不會孤立地產生。有理由相信,當一個權力系統中的處長能够經常濫用職權,這個系統的治理已經存在問題。倘若一個省長到部委去辦事,接待的處長連眼皮都不抬一下,這是什麼問題?如果處長的上級做“甩手掌櫃”,不親理“庶政”,那麼權力向處長發生轉移是必然的,但與此同時責任也會發生轉移,這就使處長在有些時候會充當系統工作不力而被諉責的“替罪羊”。相反,假如系統權責明晰,制度健全,則處長就不會有不受監督制約的自由裁量權。

  如果處長不成為一個“現象”,解決起來當然很簡單;問題是,當人們觀察“處長現象”把原因歸結於處長這一層級本身,甚至歸因個人品行,則很可能偏離了正確的治理之道。在一定的行政環境中,把處長張三換成李四,并不會使“處長現象”得到真正解決。處長成為人們詬病的一個“現象”,其實再一次提示了改革的著力點,那就是一方面要加快簡政放權,另一方面要對一切權力實施有效監督和制約。(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滕朝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