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紅十字會“浴火重生”莫錯失良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3 21:04:57  


  20日上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發微博稱,總會工作組正趕赴雅安災區“考察”,遭網友抨擊。昨天,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考察”二字確實用錯,將立即改正。同時,對於紅會接收到的每一筆雅安捐款,都將通過社會監督委員會向社會公開。(京華時報,4月22日)

  雅安地震後的第一時間,紅十字會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賑災捐款信息,大量回覆充滿“滾”字,表示當前救災最重要,對網絡輿論暫且“不去管它”;稱工作組正趕赴雅安地震災區“考察”,引起一片抨擊聲之後,承認“考察”用法有誤,將立即糾正。紅十字會對網絡指責聲音暫且擱置,而將重點放在救災方面,值得讚賞;更重要的是,紅會將通過社會監督委員會對民眾雅安捐贈向社會公開。

  當前是抗震救災的關鍵時期,將紅十字會作為靶子猛轟,注意力似乎有些偏離了准頭;紅會聲稱暫且不管輿論而專心救災的回應,以行動回應質疑,當然值得稱道。但平心而論,不論是網絡的輿論抨擊,還是現實中壹基金等民間慈善組織成為人們抗震救災捐助的新寵,都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人們的愛好偏向並非只是意氣用事。除了那些民間慈善組織的組織者的人格魅力之外,公開透明和運作規范當是吸引社會捐贈的主要原因。相比而言,不必說紅十字會以往的種種醜聞,即便是2008年至今紅會聲譽每況愈下的境遇下,紅十字會仍舊未利用好這5年時間重建公信力以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實在令人遺憾。

  從汶川到雅安的五年,中國社會在進步,輿論環境也在不斷變化。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人們不再盲目迷信權威而逐漸學會理性質疑和獨立思考,並在此基礎上趨於“用手投票”,這體現在善款捐助方面,就是從紅十字會這種行政色彩濃厚的准官方慈善機構,到那些透明度和專業性更強的民間慈善組織如壹基金。紅十字會雖然在消除以往醜聞引起的消極影響、重建紅十字公信力方面下了不小的功夫,比如建立社會監督委員會以提升善款運作透明度,但如此細微的跬步,相對於民間慈善組織的大步前進,反差太鮮明。由此反映出來的公眾信任基礎上捐贈流向的變動,更反襯出紅十字會離“浴火重生”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災情就是命令。在如此緊急情況下,民眾當然不能把時間浪費在吐槽紅十字會上面,而紅十字會“暫且擱置網絡輿論”而將重點放在抗震救災方面的做法,也是明智之舉。儘管如此,紅會卻不能將網友的批評聲音徹底從頭腦中忘記。紅十字會應該明白,正是因為自己錯失“浴火重生”重建公信力的五年,所以才有了如今雅安地震捐贈時面臨的尷尬處境。一些網友的聲音或許有失理性,但正是這些有失理性的聲音,反映了公眾在信任被傷害之後的出離憤怒。紅會官方微博的充滿“滾”字的回覆,以及很多捐贈轉向民間慈善組織的現實,反映了公眾善心和信任被傷害之後的愛之深恨之切,更重要的是怒其不爭,難掩民眾對其不思進取的失望。

  紅會對於輿論指責的回應暫且讓位抗爭救災的態度值得讚賞,但對這些指責紅會切不可充耳不聞。行動是最好的證明。除了在這次雅安抗震救災中加強捐贈公開透明、規范運作之外,待抗震救災的緊張過去之後,紅十字會不光要容得下尖銳批評,要入腦入心認真吸納公眾的意見建議,更從行動上體現出來“革自己命”的作為。這就要求紅十字會首先必須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和魄力,知恥而後勇,拿出實際行動與過去的醜聞切割,並著力淡化行政色彩,放低身段向民間慈善組織學習,加強捐贈的公開透明、科學運作和成效反饋;更重要的是,紅十字會要主動揭開臉上的神秘面紗,讓慈善事業在陽光下運行,主動接受公眾的監督,重塑公信力和公共形象,如此才能“浴火重生”,走向慈善事業的春天。(時間:4月23日 來源:長江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