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雅安救援:民間力量的成長與困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6 10:57:57  


  跟5年前的汶川地震一樣,蘆山地震也成了公民力量的閱兵式。地震不到半個小時,壹基金救援聯盟的救援隊就已出動,隨即在災區設立了前線指揮部。截至22日凌晨,進入災區現場救援的壹基金救援隊,已經多達6支總共近百人。還有十多支救援隊正從全國各地飛奔而來。這響應速度一點不比正規軍差。

  更讓人刮目相看的,是壹基金救援隊裝備的精良,連正規軍都相形見絀:清一色的四驅越野車,攜專業搜救裝備、應急藥品,並自帶發電機。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香港的民安隊——被稱作亞洲最優秀的志願輔助部隊。但跟香港民安隊不同的是,民安隊歸港府民安處統轄,還要耗費公,壹基金救援隊則一切自己埋單。

  這正是雅安民間救援與汶川民間救援的一個重大分別。汶川地震之來,民間可以說是毫無準備,只能倉促應對。所以,雖然湧入汶川災區的民間救援力量從規模上看不小,但從經驗上、專業技能上看,卻大多乏善可陳,都是粗放型救災。雅安救援不同,民間救援的專業性顯然強太多。

  專業性的背後是理性。跟汶川救援的強烈悲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此次雅安救援,民間的表現更從容,更冷靜。這固然是因為,蘆山地震跟汶川地震不是一個量級,遠沒有汶川地震那樣慘烈。但另一方面,也的確是因為經歷了汶川地震等大悲劇的磨練,中國的民間社會已經成熟太多。從原來一顆紅心兩只手,從原來的人海戰術血肉長城,發展到從精神到物質都幾乎武裝到牙齒,都高度現代化,說明中國的民間社會正在質變之中。

  這種轉型與升級見於方方面面,而不單是民間救援。譬如募捐。汶川地震時王石曾建議萬科員工小額捐助,而遭到輿論的瘋狂絞殺。五年過後的今天,這樁公案卻已悄然平反,王石當年的建議被公認為屬於先見之明。相應的,救災募捐平和理性得多,再沒有了原來的道德審判,沒有了原來的激烈攀比,尤其沒有了原來大義凜然不容置辯的高調逼捐。公義與自由可以兼容也必須兼容,公義如果侵犯自由則必然不公不義,這一常識終於開始被社會接受。

  再譬如媒體。相比於五年前,今天的媒體克制和審慎得多。阪神大地震以後日本媒體如何從不專業走向專業,被作為標本推薦給中國同行,提醒中國同行少走彎路。但更直接的教訓,則出自當年報道汶川地震的老記者的筆下,他們不厭其煩地告誡同行怎樣把鏡頭抬高一寸,避免侵入式採訪;怎樣最大努力追蹤真相的同時,避免消費災難。災難報道必須堅守倫理底線成了媒體的共識。

  而最值得稱道的動向,則是公民社會在救災信息溝通和協調方面的巨大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