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膽質詢有利政治民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0 11:16:23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提交的一個有關防止濫種轉基因作物、對其加強監管的提案,自稱“花費100多萬赴日美調研,農業部等主管部門應該回應,不回應是他們丟人!”

  暫且不論崔名士到底花費了多少錢作了如何深入細致的調研,單就其以政協委員的身份公開叫板國家部門的勇氣,就值得讚揚。社會民眾大膽質詢政府工作,需要勇氣、魄力和智慧,也需要一種能夠說話的環境和氛圍,這有利於政治民主質量的提高,促進優良民主風氣的養成。

  兩會期間,越來越多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敢於講真話、道實情,說明國家政治生態越來越好。代表、委員通過深入地調查研究,掌握一些真實的情況,或了解存在的問題,通過一定的途徑質疑、質詢政府部門工作。這種允許人們站出來客觀、真實、正確地說話,就是社會的進步、民主的進步、政治的開明。

  當然,作為政府職能部門就要積極回應關切。有官員說“民眾質疑轉基因是因為無知”,可農業部又做過多少轉基因方面的科普宣傳?像崔名士這樣赴日美調查真相,無疑是做了一件民眾最企盼有人去做的事。有些部門不回應,或許是覺得自己是官員,但其實又是公僕,就一個服務機構。對於代表和委員的提案,還是應該進行回應的。

  只有信息不斷公開透明,才能逐漸贏得民眾認可。在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上,公眾要的不僅是結果正義,還有程序的透明、信息的公開。許多問題恰恰出在總有那麼一些官員自恃高人一籌,不屑於俯下身來與民眾交流溝通、答疑解惑,似乎覺得只有壟斷知識和信息才能體現自己的權威。殊不知,這種“密室科學”到頭來不僅減損科學的權威,更損傷政府的公信。

  民眾有知曉的權利,可以問;政府有回答的義務,公開說。如此周而複始,平等對話,善待民意,吸納眾長,民主氛圍將更濃厚,社會發展將更有序。(時間:3月5日 來源:光明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