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脫離一般認知,易置人於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06 17:41:00


 
  這樣的情況可以說比較符合“王力軍們”的認知,但之前突如其來的有罪判決,還是讓他們和“趙春華們”一樣蒙過。

“不知法而犯法”
  
  收購玉米和涉“玩具槍”被判刑,兩類事兒背後都有著普通人“不知法而犯法”的尷尬。

  就槍支認定標准來說,2010年12月公安部新規定明確,當所發射彈丸的槍口比動能大於等於1.8焦耳/平方厘米時,一律認定為槍支。

  撇開標准高低不談,目前公衆對於這類鑒定標准普遍存在認知不足的情況。

  新京報評論就寫道:或許,在制定規則的公安機關看來,“標准”很科學,“鑒定”也沒什麼難度。但問題是,大多數民衆并不清楚這兩份“部門規章”,也不了解“槍口比動能”“1.8焦耳/平方厘米”究竟是什麼東西。即便是專業性更強的司法機關,也會在實踐中有意或無意地“忽略”,將其作為“小孩玩的塑料玩具槍”,進而擺上拍賣台。由此,更凸顯上述規範的“隱蔽性”。

  檢察日報也質疑稱,對於大多數普通人,1.8焦耳/平方厘米是個模糊的數字,也沒有任何權威部門對這個標准的致傷力進行過描述。澎湃新聞文章則指出,低標准意味著嚴格立法,零宣傳導致了普遍違法。

  在輿論看來,在定罪量刑中需要專業標准,但其制定必須是建立在科學、民主的基礎之上,既不能嚴重脫離於現實中人們的一般認知,也不能大幅增加守法的綜合成本。

  也有專家則指出相關監管上的不足。中國產經新聞報援引專家的話稱,以前的監管有漏洞,而現在應查缺補漏,建議公安部門、工商部門和其他相關執法部門應當聯合發起一次執法行動。并將執法行動常態化,對全國各地的從事此類用槍打氣球的買賣,逐一排查,這項活動有沒有危害公共安全、公共利益的因素,有沒有存在不安全的風險隱患,如果這裡面用的仿真槍,存在不安全隱患,符合入刑條件的,應該按法律執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