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後“雙減”時代,如何“依法帶娃”
http://www.CRNTT.com   2022-01-07 17:43:39


 
  全國婦聯家庭教育狀況調查顯示,50%的家長不知道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多數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養育焦慮,過於關注學習,缺乏對孩子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的養成和勞動、運動等能力的培養。

  2022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家庭教育促進法》提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學習負擔,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根本目的,還是要減輕父母的教育焦慮,促進父母以更加健康、科學的方式培養孩子。

多方合力,為留守兒童撑起一個“家”

  縱觀《家庭教育促進法》裡提倡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都離不開一個前提,就是孩子應該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事實上,由於各種原因,我國依然有大量的孩子不能跟父母雙方居住在一起。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剩餘的勞動力外出務工,產生了一個特殊的群體——留守兒童。

  調查顯示,由於家庭教育的長期缺失,留守兒童特殊群體存在安全隱患多、學習成績差、心理障礙凸顯等諸多問題。下一代的事無小事,如此龐大的群體,面臨的困境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根據民政部公布的數據,2018年,全國留守兒童約有697萬餘人,其中260萬孩子一年接不到父母一個電話,父母嚴重失職。

  農村留守兒童長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一份關於留守兒童的調查報告顯示,孩子普遍存在“十分想念父母”的情況。但是幾個月、一年甚至幾年見不到父母也是家常便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