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邵宗海:雙英辯論言辭交鋒之外的認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7 15:07:15  


  中評社香港4月27日電/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大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邵宗海在《聯合早報》發表文章說,其實辯論之後,ECFA最終是否簽署,台灣內部仍會保持藍綠對峙狀態。

  文章說,馬英九與蔡英文主席有關ECFA的辯論,雖然理論上應該有勝利的一方,但是現實上,也的確很難有定論。而且在台灣社會的政治版圖,本就是藍綠均分,當馬英九仍為贊成ECFA而倡言支持時,蔡英文亦為反對而持續唱反調到底。在台下,他們二位的支持者當然還是各擁其主。

  其實辯論之後,ECFA最終是否簽署,台灣內部仍會保持藍綠對峙狀態。

  但是,如果在第一時間反映對這二位的辯論表現的感受,筆者的結論仍會是馬英九在此次辯論中“略勝一籌”。這倒不是因為他表現非常傑出,而是辯論之前,馬英九始終沒有給外界可以“高估”他的跡象,結果他卻從容應戰,反而創造了“黑裡翻紅”的效果。

  雙方在辯論中的得失

  另外他的成功也建立在蔡英文的“失誤”上。原先大家認為蔡應是比較擅長的兩岸經貿主題,結果她的實力卻沒能在最後真正發揮出來。原因就在下列幾個關鍵的問題上:

  一、馬英九在介紹ECFA時,已經竭盡全力在說明,尚不能真正清楚的表達全貌。可是等到蔡英文在回應時,卻多次、包括結論時,提出希望要藉WTO(世貿組織)機制或美國TFA(貿易便捷化聯盟)來作替代方案。當ECFA己經讓外界一片迷糊之際,WTO及TFA在辯論時提出,因為沒有時間作詳細說明,更讓電視機旁的觀眾完全“莫宰羊”(搞不清楚)。

  二、馬在批判民進黨對問題的對應只有“回避不敢面對”時,蔡並沒有回應,只說馬團隊對ECFA的簽署太過於“急躁”。但等到馬提出他在2003年早有“亞細安十加四”的看法,國民黨在2005年也將兩岸經貿機制列入黨綱,表示有其前瞻性時,加上再舉例說明在陳水扁八年執政的“有效管理”政策有所誤失,導致兩岸經貿的停滯不前,遂讓外界覺得馬是有“開放作風”,而民進黨包括蔡英文在內還在持續過去的“鎖國路線”,確是呈現對蔡不利的一面。

  三、當然,兩人在辯論採取主調的不一樣,也是讓外界的觀感有所不同。馬在言辭上高唱台灣人民要有自信、勇敢的走出去,具有相當的“積極性”;相較於蔡建議在面對中國或ECFA時,必須要謹慎或循序漸進的立場,“保守”的作風更呈顯出“消極性”,在辯論時更易見到雙方的優劣。

  “雙鷹辯”和“雙陰辯”

  不過,在總長140分鐘你來我往的爭辯中,也看到一些值得一提的特色:  

  本次“雙英辯”也可稱為“雙鷹辯”,因為二人均採取強烈攻勢,具有鷹派作風。

  舉例來說,蔡英文多次提出馬在選舉時的政見如“六三三”承諾未兌現的前例,來說明馬的保證沒有信譽;或舉出北京“讓利說”,要馬坦白告知為什麼中國要對台灣那麼好。但馬也不甘示弱,多次舉例說明民進黨執政八年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毫無政績,或蔡擔任政務官的不求改進,來攻擊蔡的鄉願與遲鈍。

  其次,則可叫做“雙陰辯”,因為兩人的確都採取陰險策略,刻意不回答關鍵問題。

  蔡曾問了幾次有關若不簽ECFA與中國的貿易,馬表示可能會有3000多億的損失,但從國貿局內部的公文顯示,看到只有1047億,到底這個差距如何解釋,馬自始至終沒有回答。

  另外,則是馬質疑蔡在東華大學演講時,曾提出若與北京簽訂ECFA,可能導致590萬台灣人民失業,這不但比五天前民進黨所舉210萬數字,一下子提升太多,而且這種說法也難令人信服。馬要求說明,蔡雖在最後澄清,但沒能在數字說明上具有說服力。

  總而言之,這次辯論在台灣是個創舉,讓台灣的民主政治的道路更加邁進一步。其實,馬蔡誰羸並不重要,因為台灣人民有了知的權利,才是最大的贏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