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成為聖人:訪美國著名漢學家安靖如教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0 00:04:47  


 
  “內聖外王”無處不在

  記者:請您具體談談“知行合一”的現代意義。

  安靖如:“知行合一”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其意義沒有大的變化,它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雖然儒家與更大範疇的政治哲學有關,但最關注的是個人倫理和個人修養,這不僅僅是古代人的事,現代人也同樣面臨這個問題。

  關於“知行合一”,我個人是這麼理解的:如果我們能對一件事或一種情況作出準確的判斷,我們就能做對這件事或正確處理這種情況。什麼是準確的判斷呢?其中,有敏感的知覺能力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所謂“知”,不是說我們知道應該怎麼做,王陽明說的“真知”,就是我們的身體、我們全部的存在,發生著一種變化,我們能夠感覺到在這種變化中什麼是重要的。要注意的是,這並不等同於“意識到了”,“意識到”可能還處於“淺知”,還不是“真知”,“意識到”只是一種思想上的變化,而不一定是一種“感知”。

  要做到“真知”,我認為反省是一部分,但還要學習古代聖人是怎麼做的,而且這種學習不是偶然或表面性的學習,而是不間斷地學習和認真地思考,並且努力把習得的變成自己的。其實,這些不是很深奧,它不僅僅是儒家傳授的一種理論,而且是普遍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禮貌”、“孝順”。正如“內聖外王”,這不是說我們開始要修“內聖”,最後才能成為“外王”,兩者是一種同步的過程。而且“外王”不是說一定成為政治家或統治者才是“外王”,對待鄰居、朋友、同事,處理周邊社區或者某一共同體的小問題,這些都是“外王”的表現形式。

  記者:應該如何促進儒家思想(如“敬”、“禮”、“完美”)在提升當代人的精神生活境界的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安靖如:對這個問題可以談兩點。首先儒家理論不是高不可及或者十分深奧的,不是只有聖人、君子才可以理解和實踐的,而是普遍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這一點我剛才也談到了。我們在喝茶、吃飯中都可以做到,在我們點點滴滴的生活中,如何使儒家思想發揮積極作用,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