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國學不能傾向一家之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8 00:10:13  


  中評社北京6月18日電/比較宗教學教授、三智道商國學院特聘導師徐達斯認為:我們究竟要做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樣的方法解決自己的人生問題,解決世界的問題?徐達斯教授提出,我們需要有新的思維。今天,我們重新學習國學,不能從傳統的眼光看問題,要有新的眼光。瑜伽蘊含了原始大道,感應天、地、人,感應身、心、靈。如果我們想要回到人類文明的源頭,回到文明的種子,就要從這裡開始。以下全文是徐達斯的觀點陳述:

  面對國學不能只傾向於一家之言

  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個智——儒、釋、道。之所以有三個智是因為儒釋道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局限,只有相互補益,才能解決我們的人生問題,解決世界問題。

  儒釋道在中國流傳千年,由於它本身的缺陷,也出現了很多弊端。我們看問題要客觀,不能只傾向於一家之言。我們今天學習國學,要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先輩留下的東西有精華,也有糟粕。

  儒家如果走到極端,那是很可悲的。比如明朝的海瑞,其對儒家思想的維護是滲到骨子里的,為了維護儒家的綱常,將其女兒成為儒家文化的殉葬品,這是很可悲的事情。道家對自身心靈的解放與身體的健康有其一定的效果,但只是相對於個體而言,大有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意味。除對己身外對他人沒有什麼效用,容易忘記自己所應擔負的責任。

  中國兩千多年的燦爛文化,為何在鴉片戰爭時期如此之落後?實際上在鴉片戰爭之前,中國的思想界已經是大廈將傾。當時大多數的國民精神衰退,缺乏昂揚進奮的精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