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18世紀歐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國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3 00:07:55  


 
  百科全書學派的另一名主要成員霍爾巴哈(德國血統的法國學者,撰寫的百科全書條目達376條之多)也把中國的政治倫理視為治國良策,說:“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將政治與倫理道德相結合的國家。這個帝國的悠久歷史使一切統治者都明了,要使國家繁榮,必須仰賴道德。”因此他提出了“德治”的主張,並且號召:“歐洲政府必須以中國為模範。”狄德羅與上述兩位的思路是相近的,他視線裡的儒教“只須以理性和真理,便可治國平天下。”以此他把孔子與古希臘的聖哲蘇格拉底相提並論,甚至認為荷馬與孔子相比不過是“糊塗蟲”。波維爾也把中國人的治國方略看做歐洲的方向,他指出:“如果中國的法律變為各國的法律,中國就可以為世界提供一個作為去向的美妙境界。”可見,法國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們都以中國為理想的坐標去構想歐洲的未來。

  此外中國的科舉制度也為百科全書學派們普遍叫好,認為鏟除了貴族的世襲制,每個人靠自己的本事,“學而優則仕”。(當然歐洲的貴族也可以憑本事取得,如以往的歌德和當代的英國建築師N.福斯特。) 

  啟蒙思想家中有一支“重農學派”,又稱自然主宰學派。這個學派主張以“自然法則”和“自然秩序”替代上帝的神權(這實際上是以盧梭為代表的啟蒙學者“回歸自然”觀點的延伸。這在稍後德國浪漫派那裡也得到反映,他們已經嗅到了工業化發展的弊端)。

  歐洲的中國熱在經濟領域的表現,其高潮是18世紀60年代。他的創始人是法國的魁奈(Francois Quesnay ,1694-1774)。他於1767年發表的《中國專制制度》一文,肯定了中國實行專制制度的合法性。此文使他獲得了“中國的孔子”的聲譽。他的《自然法則》一書強調“自然法則是人類立法的基礎和人類行為的最高準則”,而“所有的國家都忽視了這一點,只有中國是例外。”在他看來,自然秩序是人類理性的依據,而人類理性又是人的自然權利的依據。他提倡以農為本,極為讚賞中國歷代君王重視農業的政策,認為只有發展農業才能增加財富,貶低貨幣和商業資本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魁奈死後,他的學生繼續鼓吹他的思想。

  有一位重農學派的改革家叫杜爾戈(Turgot,1727-1781),一度當上法國財政大臣,一心想仿效中國,致力於發展農業的改革。那時他認識了兩個中國留學生高類思和楊德望,兩人正要回國,杜爾戈便挽留他們再待一年,以便讓他們熟悉重農學派的思想和理論,並且交給他們52個調查提綱,對中國的經濟、文化與歷史等進行廣泛的了解。這兩人回國後根據提綱了解的情況定期向法國國務大臣貝爾坦匯報。同時在中國的法國傳教士也根據重農學派的要求,收集豐富的資料寄回法國。在整個18世紀,中國的花木嫁接技術也傳到了歐洲,推動了歐洲的園林建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