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瞭望》:六十年前朝鮮局勢之誤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03 00:44:29  


 
  1950年9月,美軍在仁川登陸,朝鮮戰局發生逆轉。直到此時美國政府才意識到這場戰爭並非他們原先預料的那樣,而僅僅是由於朝鮮內戰而引發的一場局部戰爭。但是仁川登陸的意外勝利和政策決策的慣性,推動著美國決策者在原先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政治遏制與軍事遏制的二元分立

  朝鮮戰爭之前,美國在朝鮮採取了“有限遏制”的政策,即以政治遏制為主、軍事遏制為輔,其顯著特點是政治戰略與軍事戰略的二元分立。

  二戰結束,冷戰開始。基於意識形態的對抗,美國確定了在全球範圍內對蘇聯的遏制戰略。遏制戰略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個是雙重遏制的途徑,即以政治遏制手段與軍事遏制手段並行,政治遏制為主,軍事遏制為輔。二是重點遏制。當時美國的戰略重心是歐洲,主張在歐洲和西亞保持戰略進攻,在遠東保持戰略防守,並且確定以西歐的萊茵地區、亞洲的日本等為遏制的重點地區。因此,二戰結束之後至朝鮮戰爭爆發,儘管朝鮮的地緣戰略價值日益凸顯,但依舊不是美國亞太戰略的重點。此外,當時美國政府與軍方對於朝鮮半島在其亞洲戰略地位的認識上存在較大分歧。

  二戰後期,美國對朝鮮政策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國際托管進而實現朝鮮的獨立。但是到了1947年7月,隨著美蘇聯合委員會會議的破裂,美國開始重新討論其朝鮮政策。以陸軍部和參謀長聯席會議為代表的軍方認為,蘇聯擁有一支數量龐大且裝備良好的陸軍,美國缺乏在亞洲大陸同蘇聯進行地面作戰的能力。因此,在朝鮮保持軍隊和軍事基地並無戰略價值,主張盡早從朝鮮撤軍。國務院則從全球遏制蘇聯的政治戰略利益出發,主張保持南朝鮮的獨立和復興,進而保持對蘇聯的壓力。兩者妥協的結果便是1948年2月出台的NSC8號文件。

  這個文件確定了當時美國關於朝鮮政策的一些基本原則。一方面它確定駐朝美軍於1948年12月31日前完成撤離任務,排除了美軍繼續駐留在南朝鮮或使南朝鮮的軍事力量能夠與北朝鮮進行抗衡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它加大了對南朝鮮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援助。隨著歐洲冷戰風雲的變幻、新中國的成立,美國確定了在朝鮮實行“有限遏制”的戰略,即政治軍事的雙重遏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