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瞭望》:六十年前朝鮮局勢之誤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03 00:44:29  


 
  情報評估的失誤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各級情報系統隨即開始對中國是否出兵朝鮮進行情報評估。參與情報評估的主要有兩大情報系統。一個是政府的戰略情報部門,即以中央情報局為核心的情報系統。另一個是戰場的軍事情報系統,以麥克阿瑟的美軍遠東司令部情報部為核心,包括美軍第8集團軍、第10軍等軍事情報部門。這些軍事部門提供的戰術情報、戰略情報和它們得出的判斷結論,對決策者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遠東司令部情報部的意見,更是被華盛頓決策層奉為政治情報評估的圭臬,成為他們制定戰爭決策的最主要依據。但是這兩個情報系統對中國出兵朝鮮戰略的評估都出現了重大失誤。

  以中央情報局為核心的各個情報部門首先對蘇聯影響下中國出兵的可能性進行了評估,其次對中國參與戰爭的意圖及能力進行了評估,最後以非常不負責任的態度來對待中國政府發出的公開警告。事實證明,美國的情報評估出現重大失誤的原因就在於:一方面,美國錯誤地把中國出兵與否置於蘇聯全球戰略的框架下進行情報評估。儘管中國和蘇聯結為同盟、蘇聯的意見在中國的對外決策中占一定的分量,但是,中國在戰爭爆發不久成立東北邊防軍直至被迫出兵朝鮮,期間的每一項重大舉措都是出自對中國自身利益的慎重考慮。蘇聯方面的因素並未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對中國出兵的能力和意圖進行單獨評估的時候,美國堅持認為中共由於面臨複雜而嚴重的國內問題,不可能單獨出兵捲入朝鮮戰爭。中情局強調中國糟糕的國內問題對其介入朝鮮的負面影響似乎反襯出美國在軍事等方面的優勢地位。這種情報評估結果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冷戰思維決定的。美國決策層對情報的判斷,沒有站在中國政府主要擔心國家安全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沒有充分意識到在兩大陣營尖銳對立的東亞國際緊張局勢下,美國對朝鮮的軍事干預對中國領導人固有的安全擔憂所帶來的嚴重影響。

  戰爭一開始,美軍遠東司令部的情報部長查爾斯.威洛比就開始考慮中國參戰的可能性,並認為中國也許會向北朝鮮人提供援助。當美國和南朝鮮軍隊被壓縮在釜山時,威洛比報告說,中共軍隊正源源不斷地向華北調動,並指出如果中國軍隊參戰的話,為了切斷它的後方可能需要戰略空軍的支援。顯然,遠東司令部預料到此時中國出兵對美軍的巨大威脅。到8月底,美軍遠東司令部的情報評估對中國出兵參戰的能力進行了預測,指出中國在東北的兵力幾乎達到25萬人,如果中國出動增援部隊,那麼對於釜山周邊陣地的任務已經很繁重且為數不多的美韓軍隊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不過,他們想象中的中國出兵必然導致的釜山災難並沒有成為現實。此後,隨著美軍仁川登陸的順利實施,戰場形勢發生了逆轉。在麥克阿瑟和威洛比等美軍遠東司令部要員看來,中國干涉的威脅似乎正由於中國不會出兵介入朝鮮戰爭而慢慢消失。這一評估結論深深地植根於麥克阿瑟的腦海中。因此,儘管中國政府不斷公開發出警告,美國軍事情報部門均置若罔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