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業界剖析穗版“國八條” 廣東樓價下跌無可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1 10:00:19  


  中評社香港3月1日電/廣州版“國八條”細則一出,業界紛紛對此政策進行深入剖析。大多數業內人士堅持,樓價應聲而降絕無可能。

  《香港商報》報道:合富輝煌董事長扶偉聰坦言,即使成交量跌了,也不意味著樓價會跌。廣東省房協理事趙卓文更直接下判詞:樓價沒有下跌的基礎,要跌也是結構型下調。

  而世聯地產研究則認為,受新政影響,保障房將造成商品房市場萎縮3.2%。

  調控效應延期體現

  業界認為,在通脹壓力上升、供應量不足、保障房難濟商品房市場等情況下,對本輪調控的累積效應,需要向後延長半年甚至1年時間方能有所體現。

  經過近幾年的“抗戰”,越調越漲的樓市已經具有極強的“耐藥性”。中原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認為,至少要到“金九銀十”才可能出現回調。業內人士楊紅旭分析認為,目前的調控政策已“階段性見底”,但樓價最快也要等到今年次季才會觸底。

  成交量將跌三四成

  儘管樓價難跌,但限購範圍或將擴大等政策對市場並非毫無威懾作用。政策的累積效應將直接影響成交量,最終對價格造成下調壓力。

  目前,成交量的下調已現端倪。“去年廣州限購令的出台總體對市場有影響,許多市民暫時‘惜買’,市場觀望氣氛濃,成交量下跌是事實。目前整個廣州樓市成交量下跌了30%-40%,但樓價卻沒有出現下跌。”扶偉聰說。

  廣州萬科總經理張海也表示,萬科的成交量下降了15%,“不過現在正值傳統淡季,與去年相比不是下跌得太明顯,真正要到五六月份才能看出具體影響”。

  樓價至少僵持半年

  按照近年來的調控經驗,調控的影響至少會帶來3個月的成交低迷,而當成交量的下跌期長達半年以上的時候,樓價會呈現郊區先鬆動、繼而帶動整體樓價下調的現象。預計本次調控同樣不會例外,樓價的僵持將成為這半年內樓市的常態。

  時代地產董事長岑釗雄表示,開發商肯定會受到政策不小的打擊,但並不是說企業受到影響,樓價就一定會下跌,這兩者沒有必然的關係。事實上,開發商在抗打壓方面有各種各樣的對策,尤其是近幾年來,樓市調控頻繁,企業應對調控的經驗充足,“當過‘豬堅強’的開發商沒有什麼可畏懼的”,合富輝煌首席分析師黎文江這樣認為。

  對開發商而言,最直接、最幹脆的對策就是“休眠”。如果政策加碼、觀望更濃的話,預計廣州樓市將會立刻減產,縮小開工量,減少現金流支出,調節供應結構,以降低風險。“廣州樓市2011年預售量估計有9萬套,本來是一個供求相對平衡的年份,新‘國八條’後,平衡被打破,開發商可能被迫放緩工程進度”,趙卓文預測,2011年廣州樓市的供應量將會降低,以此支撐樓價的繼續僵持、開發商的頑固觀望。

  限購或蔓延至禪莞

  而世聯地產的研究報告指出,1月份數據顯示,佛山樓市價格的升幅上為全國第三,業內人士表示,這顯然是個危險的信號,廣州限購細則已經出來,接下來很有可能會向珠三角城市進軍,而佛山、東莞首當其衝。

  通過觀測各類城市限購後的市場表現,世聯研究發現,限購會導致一線城市成交有明顯的回落,但影響時間僅兩至三個月,部分一線城市在限購之前伴隨有成交量的大幅上漲,如廣州成交量先大幅上漲然後再大幅回落。限購令導致部分二三線城市成交下降,但影響時間均在兩個月以內。此外,限購或即將限購的二三線城市成交量並不必然回落,相反限購前後或會成交量放大,如天津、合肥、佛山和東莞等城市。

  與此同時,世聯研究還指出,保障房的缺失是導致樓價快速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假定2010年370萬套保障房全部推入市場,根據世聯研究初步測算,2011年的保障房供應將分流商品房8%的有效需求,其中經濟適用房分流4.8%的有效需求,公租房和廉租房分流3.2%的有效需求。由於國家統計局現行的統計方式將經濟適用房劃入商品住宅範疇,因而預計2011年,保障房將造成商品住房市場被動萎縮3.2%。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