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我國博物館館長實行任命制 專業素養引關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6 09:42:36  


 
  什麼樣的人在與國寶打交道

  世界各大博物館已實施資格認證制度,很多館長都是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選拔,而我國基本上還是任命制,官員的專業素養和管理能力應多考慮。

  中國博物館的管理水平如何?這似乎可以從與故宮距離最近的國家博物館中找到答案。

  經過三年的改擴建,今年3月,中國國家博物館向世界打開了大門。可是進去參觀過的人有很多感到失望。不必說在驕陽似火的夏季沒有任何遮陽措施的排隊長龍緩慢前行,也不必說永遠很難打通的幾部預約電話和幾乎沒有的免費展覽資料,更不必指責沒有多少學識一問三不知的工作人員,單單是陳列展的布置就讓人大跌眼鏡。一個收費的商業品牌展赫然占據有利位置,真正的基本陳列展卻需要四處尋覓。很少的講解員,幾乎沒有志願者服務,大多數的展覽說明僅有兩種語言,仿佛全世界的人不是懂漢語就是會英語。空曠的展廳裡可供觀眾休息的椅子少得可憐。也許在閉館擴建的三年中國家博物館的人都放了長假。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潘守永曾在哈佛大學研習過博物館學,他說,美、日等國對於博物館從業人員都有嚴格的門檻設計,館長更是學識淵博,基本都有博士學位,而中國幾千家博物館館長中真正擁有博士學位的鳳毛麟角。沒有任何專業背景卻從事管理的大有人在。有些博物館甚至成為被用來安排閑散人員和各種領導幹部的家屬的單位,而中國博物館收藏的文物需要的專業技術更多。可以說中國博物館的專業化建設才剛剛開始。

  今年上半年,歷時十年的國有館藏珍貴文物的數據化工作基本完成,全國166萬件國寶告別了紙質卡片手寫登錄的年代,全部實現了信息化管理,理論上講國寶的管理實現了有據可依。

  目前國家文物局只有權對直屬的兩家博物館有人事任免權,地方博物館的館長均由當地政府任命。國家文物局只是進行業務指導。2002年,故宮博物院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成為由文化部管轄的副部級博物館,由文化部來進行任命。由於其過高的級別,很少有人能對其實施監督。

  不可否認的是,博物館管理人員的素質這些年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提高。目前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國家隊”博物館有11家,分別是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河南博物院、浙江博物館、湖南博物館、湖北博物館、山西博物院、首都博物館和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讓我們來曬曬這些博物館的掌門人。

  鄭欣淼,是在擔任文化部副部長期間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的,他曾說,故宮博物院比文化部更出名。以他在地方多年的從政經歷,是可以管理好故宮的,然而事故卻頻頻發生。

  這些掌門人中,一些是從業30年以上的“老文博”,管理經驗非常豐富,熟悉各個環節;一些是學者型館長,在考古、歷史、宗教、藝術領域有著一定的學術地位。不過有專家指出,博物館的管理固然需要專業的知識背景,但更需要的是對文物的敬畏。隨著許多的60後進入館長序列,如何培養他們對於文物的責任心尤為重要。

  但文物的管理並不僅僅決定於掌門人。各個環節都需要專業人士分兵把守。以故宮的工作人員為例,其來源主要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是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來自不同的行業;一部分是當年從琉璃廠等選拔的表現突出的學徒,從事書畫、青銅器、玉器等文物修復等工作的;近些年主要是大學畢業生,他們經受過美術史、考古、歷史、中文等專業的系統訓練,研究能力強,但玉器怕污,陶瓷怕動,書畫怕潮等從實踐中得出的常識卻不太知道。

  目前,我國博物館數量超過3000個,從業人員6萬餘人。根據最近國家文物部門對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博物館隊伍的調查統計,專業技術人員所占比例僅為51.6%。其中在職稱方面,高級職稱3161人,占7.6%,中級職稱7961人,占17.2%,初級職稱10316人,占 24.8%;在學歷方面,博士106人,占0.26%,碩士767人,占1.8%,大學本科10733人,占25.8%。從總體而言,全國博物館從業人員的學歷結構、知識結構和職稱結構,都與博物館的專業化要求存在較大差距。

  為了保持博物館的專業水平,世界各國都實施了資格認證制度,館長更是向社會公開招聘選拔。然而,在我國基本上還是任命制,昨天還是某個省、區、市或者某個部委辦公室主任的人,明天有可能就是某個重要博物館的館長,今後應多考慮官員的專業素養和管理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