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家:中國公立醫院花費並不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3 10:29:24  


 
  《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要把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力爭使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這意味著,未來幾年,醫改要對患者進行‘合理分流’:讓大醫院里至少50%的患者,願意在家門口看病、看好病,有需要的重症病人,在大醫院接受治療。”他說,“這樣,醫生能有更多時間和有比較好的條件,給病人提供優質服務。” 

  這一分流如何實現?在劉國恩看來,“只有縣級、社區醫院的硬件建設和人才隊伍都‘大大充實’了,老百姓才能找回在家門口看病的信心。”其中,“好醫生”這個人才資源又是重中之重。

  “政府依靠加大投入,4年內,把基層醫院的硬件搞上去沒問題,難點在於怎麼佈置一支合格的、讓老百姓放心的基層全科醫生隊伍?”劉國恩反問。據媒體報道,目前我國僅有約7.8萬名註冊全科醫生,不僅數量少,而且整體質量偏低。

  劉國恩告訴記者,要解決縣域醫療人才短缺的問題,依靠擴大招生,或者對現有的基層醫療隊伍進行“再培訓”,都是一項長期任務。短期內,最可行的是“釋放”一批名醫專家到社區去,以自己的品牌“多點執業”,“真正成為一種社會資源。” 

  據劉國恩估計,目前,我國約有270萬醫生是“單位人”,如果這部分人才在不放棄現有大醫院的條件下,“拉一支隊伍下社區”去建立臨床團隊,“既可以替基層醫院留住很多醫學院的學生,也能收穫一份高收入。”“當然,最大的受益者還是老百姓,有名醫在家門口‘坐診’,誰還費勁往北上廣跑呢?”劉國恩說。

  也有人提出,從長遠看,阻礙好醫生留在基層醫院的東西,是“發展機會”。更確切地說,是來自大醫院的編制、職稱和交流平台,“這是社區醫院給不了的”。為解決這一問題,朱恆鵬認為,不妨放開醫療市場,讓相當一部分公立醫院民營化,以市場機制引導好的醫生資源,從“金字塔”分佈變成“扁平狀”分佈。

  《規劃》對此也有所安排。“十二五”期間,這方面的目標是,2015年前要讓非公立醫療機構佔據20%的市場,使得我國醫療資源的分佈更趨均勻、合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