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專論:台灣政治生態與和平發展框架的構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6 00:32:11  


 
  雙方共同努力增強構建兩岸和平發展框架的民意基礎

  當然要建成這樣的框架是不容易的。需要積累互信、凝聚共識、克服分歧、營造氣氛。這裡最重要的條件是民意基礎。大陸方面對構建兩岸穩定的和平發展框架協議是沒有什麼分歧的,問題是要取得台灣人民的大多數的支持。這裡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即以“九二共識”而言。馬英九勝選後有人說台灣這次選舉是對“九二共識”的一次公民投票,馬的勝利表明“九二共識”已為台灣人民接受。這種說法雖有一定道理但並不準確。堅持“九二共識”確是這次國民黨勝選的重要因素,但不能說“九二共識”已成為“台灣共識”,更不能認為絕大多數台灣民眾已接受了一個中國的原則。事實上不僅有45%的選民(投蔡英文票的)並不接受“九二共識”,很多支持馬英九的選民也並不清楚“九二共識”是怎麼回事。他們只是在維持現狀(兩岸關係的穩定、和平、雙方經濟合作)和現狀的挑戰者中選擇了前者。因此要爭取台灣人民支持建立兩岸穩定的和平發展框架,雙方都要做艱巨的努力。

  從大陸方面來說,在對台工作中要進一步貫徹更加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要努力做到像胡錦濤主席說的那樣,真正把台灣同胞當作“我們的骨肉兄弟”,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尊重他們、信賴他們、依靠他們、並且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千方百計照顧和維護他們的正當利益”。28在加強兩岸經貿往來中要特別照顧台灣中小企業、弱勢產業和工農大眾的利益,尤其是中南部民眾的利益,使兩岸交往合作的實惠能為基層民眾所分享。有些台胞埋怨,大陸強調兩岸同屬一國,但對來大陸發展的台灣台胞恰往往實行比照外國人的待遇,這個意見是有道理的。筆者認為,對有關政策規定應作適當調整,對來陸台胞應實行“國民待遇”。對於台資企業,要給予特別的關心,創造條件幫他們轉型升級、擴大內銷市場。要創造條件吸引更多台胞參加祖國經濟文化建設事業,建設兩岸共同家園,共享祖國繁榮、發展的利益。國際活動空間是台方十分關切的問題,也是最容易引發兩岸摩擦的問題。要遵照胡錦濤主席2008年12月31日講話精神,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通過兩岸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29對台方要求參加一些功能性國際組織,如國際航空組織、國際氣象組織,是不是可以按照這些組織的章程,參照台灣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世衛組織(WHA)等模式協商解決。對台灣參加區域經濟整合要給予支持。現在國際上有許多非政府組織(NGO),台灣方面參加這類組織較早較多。大陸方面參加這類組織較晚。先期參加這類組織的台灣人士、團體往往在其名稱前加上中國或中華民國,後來參加的大陸組織、人士碰到這種情況時要謹慎對待。不要壓台方組織改掉原來用的中國(“中華民國”)冠稱。如果硬要台方把中國改為台灣,那豈不是也是一種“去中國化”?這樣必然會引起台方人士的強烈不滿。在一些非政府的國際活動場合出現的“中華民國”“國旗”或其它標誌,也不必抗議、反對,避免不必要的衝突。當然在官方的國際活動場合,兩岸交往的正式場合還是要避免會導致“兩個中國”現象的敏感標誌的出現。

  馬英九先生執政後注意爭取、團結各派力量,努力在島內凝聚在兩岸關係問題上的共識,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一再聲稱他的政府和他代表的國民黨是恪守“中華民國憲法”、以法執政的。那麼,他對一個時期以來台灣的分裂派篡改歷史、推行“去中國化”造成的惡果,特別是對台灣青年一代的惡劣影響,當然責無旁貸地負有撥亂反正的責任。國民黨是有長期維護一個中國、反對台獨的愛國傳統的黨。作為執政黨,國民黨固然要重視民意,尊重民意,爭取民眾大多數的支持。但同時要旗幟鮮明地亮明自己的政綱,引導人民,帶領人民,告訴民眾兩岸建立長期穩定的和平發展關係符合台灣人民的利益,努力消除陳水扁執政時期推行的“去中國化”的流毒,努力爭取大多數民眾認同兩岸同屬於一個國家。如果國民黨在分裂派製造的政治輿論壓力下,在民進黨“賣台”的攻擊下,無所作為,連一個中國都不大敢講,把話語權拱手讓給對方,對已被嚴重歪曲篡改的違反“一中憲法”的歷史教科書遲遲不採取措施加以改正,那豈不是自丟旗幟,自廢武功?這樣下去,怎麼能引導人民,營造構建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共識?又怎麼能長期保持政治上的主導權呢?不在這個根本的民心、民意問題上下功夫,建立兩岸“制度化和平”豈不成為一句空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