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民進黨能突破兩岸政策調整困局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1 00:47:14  


 
  3、黨內鬥爭的深化。經歷了“五都”選舉小輸的興奮後,2012大選再一次把民進黨的所謂漂亮轉型打回原形,讓蔡英文領導民進黨的這四年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在黨主席的卡位戰中,已經站在幕後很久的前天王級大佬重回台前,伴隨蘇貞昌黨主席位子的篤定,其他黨內勢力醞釀著通過釋放政治議題,向蘇貞昌施壓,以求話語權和勢力範圍。這裡面最大的挑戰者之一,莫過於謝長廷,為了顯示存在,也為了實現自己的一個夙願,他邁出了艱難的一步,於10月4日到8日,展開了歷史性的大陸行。雖然出行前後,謝長廷不斷強調自己提出的所謂“憲法共識”④理念,但他的政治目的顯然是嘗試為民進黨開闢出一條與大陸交流的新路。謝先到福建老家尋根祭祖,強調“飲水思源,慎終追遠”,這是謝個人情感認同的歷史回歸,展現了他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文化台獨”的否定,所彰顯的文化與政治意義非同凡響⑤。然而謝的大陸行,顯然沒有產生各方希望出現的民進黨內的兩岸政策大辯論,黨主席蘇貞昌選擇用輕描淡寫的方式處理這個疑問,謝也沒能如願成為新成立的“中國事務委員會”的主委,諸多觀點恐變成一廂情願的主張⑥,孤掌難鳴。

  4、外部勢力的施壓。台灣問題上最大的外部勢力毫無疑問是美國,穩定的兩岸關係符合美國利益。美雖標榜中立,一再表示不干涉台大選,但為自身利益,其天平還是微微地偏向國民黨,在選舉關鍵時刻,連續派出高級政府官員訪台,宣佈台成為美國免簽證計劃候選“國”,通過主流媒體及重量級學者放話肯定馬連任對台政局穩定及兩岸關係發展有利,透露美政府對蔡能否穩定兩岸關係有疑慮。前美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赴台觀選時明確表示,美國的立場是支持維繫台海和平穩定,潛台詞不言而喻。選後,美依然表達了希望民進黨調整大陸政策的態度。美國的態度,民進黨不得不重視,民進黨欲想重新執政,沒有美國的支持是不行的,為修復與美關係、重新獲得美國的信任,創造更有利於重新執政的外部環境,民進黨需要對大陸政策作出調整。⑦

  5、兩岸關係的結構性轉變。民進黨兩岸論述調整的最根本壓力來源於兩岸關係和台海局勢的結構性改變。自1978年以來兩岸關係的結構一直處於緩慢的嬗變過程中,這種改變的中心點就是兩岸關係中以對抗性為主的結構演變成交流、開放的結構,進而演變成以合作發展為主要內容的結構形態。兩岸關係的這種結構性轉變自2004年以來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態勢,如今,雙方的交流與合作無論在深度和廣度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這種局面意味著,台灣不管誰在台上,處理兩岸關係時都必須面對這種合作與交流擴大的事實,以合作的思維去處理兩岸間的現實問題。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