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廣東鶴山370億核燃料項目夭折 昂貴的教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28 20:10:07  


 
  與金錢、實物或其他補償方式相比,緩解風險方式更為有效。最關鍵的緩解措施就是從法律和制度上確立一套開放的參與程序,與小區居民共享選址決策權力,將鄰避設施的選址方式從“決定—宣布—辯護”的傳統形式,轉變為“參與、自願、合作”的形式。

  但是,中國的公共決策權長期由政府把持的現實下,無論是回饋補償,還是緩解風險,相關的制度建設尚未起步。

  由於核燃料項目“在鶴山永久性叫停”,這意味著,當地政府希冀憑此項目的工業產值和稅收再造“兩個鶴山”的美夢破滅,已經花出去的上億元前期費用也無法收回。雖然官方明確表示,“前期與農民簽訂的協議仍將履行”,而截至記者發稿時,“失落”的鶴山仍未明確已征來的土地應該如何處置。

  至於失去落戶之地的核燃料項目,也成“燙手山芋”,多位業內人士預計,恐難有其他城市再敢接手。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中核集團目前正在廣東和福建為核廢料處理項目選址,經此風波後,前景堪憂。“核廢料輻射很大,如何對其進行處理是世界性難題,燃料廠都遭到如此劇烈的反對,廢料廠通過的可能性就更小了,這對中國核電產業將造成不小的影響。”柴國旱感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