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李登輝談統卸 領導人要懂得放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4 11:44:23  


不少學生沒位置坐,就直接就坐在走道上聽李登輝演講。(中評社 鄒麗泳攝)
 
  我坦承,作為一個凡事追根究柢的知識份子,要產生信仰實在是難上加難,必須先擺脫過去的框架,才能了解所謂的信仰就是實踐的問題。在繞了一大圈後,最後,我終於找到了“我是誰?”的答案,我就是“不是我的我”。

  我必須說‥“我花了三十五年以上的時間,才找到這個答案。這個答案,幫助我了解正確的人生觀;同時,也幫助我在面對各種問題時,能夠徹底排除自我,站在超然的地位,思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當一個領導者,我不斷在追求我是什麼?並由這個過程來獲得支撐的力量,換句話來說,就是一個做領袖的人,如果能夠時時保有哲學的反省,我就能建構出一種人格、視野的高度,讓部屬與追隨者產生敬畏。

  比較古今許多領導人,要成為一方之霸並不難,所謂時勢造英雄,任何時代都會自然產生人物;但是要在歷史上留下令人懷念的事蹟,則不是俯首可拾、輕易可得的,他們都有一個共同性,那就是:除了政治成就、經濟績效之外,個人的品質絕對是後世評價的要項。

  領導人就是平衡者

  我當“總統”時期,同時間國際間出了不少的領袖人物,例如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蘇聯前“總統”戈巴契夫、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達賴喇嘛等等,我有機會都與他們交往接觸過,有些則是在他們卸任後,專程請他們到台灣來訪問。
我和這些知名領導人談話時,總是仔細觀察這些世界頂尖人物的一言一行,最後發覺到這些人物的背後,普遍有個共通點,我把他們歸納為三點:
首先,這些人物都有描繪夢想的習慣,他們對於現狀不會、也不能滿足,不斷的刺激自己思考。

  其次,這些人物都擁有說服別人與他共同編織夢想的感染力,而不是停留在獨善其身。

  第三,即使有一群人的價值觀差異很大,包括政治立場不同的派系,或是文化不同的人士,這些領袖人物都有辦法讓他們服膺在自己夢想和領導哲學之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