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李登輝談統卸 領導人要懂得放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4 11:44:23  


走道上也站滿了人。(中評社 鄒麗泳攝)
 
  我當時在選擇李元簇當“副總統”時,曾經公開表示,讓我與李元簇當完六年的“總統”、“副總統”後,我們就會一起退休。由於講過這句話,一九九四年日本的文學家司馬遼太郎到台灣與我對談時,就曾經好意的勸告我‥“為了您著想,最好不要出馬參選下一任“總統”。”

  我了解,司馬遼太郎是基於友誼,才會對我說出這樣的建言,可能司馬遼太郎認為,像我這樣的學者,留在政界已經很不可思議了,如果再出馬競選,肯定要再陷入政治的對立之中。

  當時,司馬遼太郎告訴我的一段話,讓我記憶非常深刻,那就是‥“權力不是每個人被賦予的力量,而是從制度所衍生的客觀力量,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能從中取出來運用,因為要做事就必須要有權力。但是在用權力的同時,一定要有覺悟,也要能隨時可以放棄才行。”

  司馬遼太郎的話雖然對我造成不小衝擊,但是我並沒有接受他的好意,依舊在一九九六年參加了台灣首次的“總統”直接民選。我違背自己的諾言決定繼續競逐“總統”大位,事後我的解釋是,守節雖然很重要,但是我對人民有使命,只要能完成這個使命,以後就可以卸下不管了。我在二000年卸任後想到當時的抉擇,我必須坦承,我之所以沒有參加二000年的大選,與司馬遼太郎對話的往事是沒有關係的,我主要是考慮到,身為政治家要有隨時放棄權力的覺悟,再捨不得也必須讓民主趕緊在台灣紮根,因為制度永遠比個人更重要。

  勿用魅力塑造權力
  
  馬基維利的︽君王論︾一書中說過,“以民眾為基礎的人,好像把政治的基礎立在泥沙上面一樣”,是非常危險的。唐太宗的諫臣魏徵也說,“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不論是西方的帝國,或是東方的王朝,似乎都有著共同的認識。那就是,民意如流水,並沒有恆常不變的道理,過度重視所謂的支持度,熱衷媒體曝光率,若因此失去了腳踏實地的耕耘,那麼只是個繡花枕頭,很快就會被大家看破手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