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李登輝談統卸 領導人要懂得放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4 11:44:23  


李登輝演講現場。(中評社 鄒麗泳攝)
 
  用遠景來領導

  充實了組織之後,在領導風格上,我認為,領導人要有比一般人更高的自我要求與自我期許,要設定更高的理想與目標,也就是說,要為組織勾畫未來發展的目標和藍圖。

  我要強調:“這幅藍圖不是全由領導者獨自描繪的,必須擴大組織成員一起參與。藍圖打造出來後,更要與全體組織成員共同分享,如此才能引起同仁共鳴,激發大家的熱情,共同追求這個理想目標”。這就是現代領導理論中,所謂的“願景領導”。

  願景,是組織的發展方向,組織的未來理想,更重要的是,當領導者提出的願景,一旦形成共識,成為大家的共同願景,就會轉化成鞭策的力量,促使每個人向目標努力邁進。所以我認為,遠景是組織動力的源頭,能提昇組織成員的心理素質。

  “願景”二字也許有些抽象,說的更明白些,就是描繪夢想。描繪夢想本來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每個人小時候都曾經有過夢想,小男生希望當醫生、當警察,甚至當“總統”,小女生希望長大了當公主、將來找到白馬王子,多麼愉快。
當一個好的領導人,要能讓大家都有夢想,千萬不可以因為組織分工或其他因素,讓大家的夢想還沒完成前就受到傷害,或被斥為“作夢”,這會扼殺了最寶貴的進步動力。

  就國家領導而言,擘劃國家發展藍圖,宣示國家發展遠景,是領導人和他的執政團隊的職責。但是,國家願景要形成共識,並不像一般的組織那麼容易。因此,在民主國家,“總統”競選時都會提出自己的治國理念,揭示國家發展願景,並且打出簡潔有力的響亮口號,以爭取選民的支持。同時,在這個口號底下,領導者會不斷用實際作為來落實階段性目標,讓追隨者有信心。

  例如,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經濟大恐慌時代,打出“推行新政”的口號競選;當選後,又藉著“爐邊談話”推銷他的治國理念與施政計劃,以引導民眾,凝聚共識,我認為這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範例。

  我在執政期間,一直不斷思考的問題,就是應該把國家帶到什麼方向?許多人認為經濟問題,是台灣未來發展最大的挑戰,但是我認為不是。因為,台灣人有腦筋,肯打拼,教育水準又高,人才豐沛,雖然一時受到國際經濟景氣與中國磁吸效應的影響,但是很快就會找到生存發展之道。

  我最擔心的是,民粹化的台灣能不能提昇民主素養、法治精神,具備現代民主社會應有的基本素養?因為這是建構一個現代化國家的基礎工程。我認為,台灣當前的政治、社會亂象,就是執政者欠缺願景,人民看不到階段性目標和實際作為,因此,一切顯然茫然而短視,距離一個真正理想的民主社會,台灣還有一段相當長的發展歷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